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陈定家 《江淮论坛》2010,(4):126-133
纵观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条越来越急促的递进轨迹十分清晰,从绘画到摄影,从电影到电视,从家庭影院到视频电话,从网络电视直到今日流行的"播客",我们当代人已经生活在一个影像大众化生产与消费的声像组成的"仿像时代"。网络化视像媒介成功地弥合了诗与画各自的不足,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数字化表意方式,使网络时代的跨媒介诗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是在20世纪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20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创作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无不深受人类学的影响。同时,20世纪的人类学表述范式也经历了从科学到文学的转向。梳理这两方面的重要转向及其相互关联,是把握新世纪思想变革和学术创新的极  相似文献   
13.
白先勇笔下出现的第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是《花桥荣记》的主人公卢先生。“很规矩的读书人”,概括了卢先生的基本特征。他虽然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知识分子,但却出身在一个乐善好施的官宦之家,他祖父做过“道台”,是“桂林有名的大善人”,他出资兴办了一所中学——培道中学。卢先生祖父的这些优异品德,无疑成了他自己最好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中国神话学界对神话研究成果的渴盼中,一部精品力作近日付梓出版。这就是中央民族大学那木吉拉教授的专著《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2BZW058)的最终成果,被专家鉴定为优秀等级。它厚重的内涵、精当的表述,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国阿尔泰语系诸民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被百里挑一地选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好书不能独享,谨做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现代学术时,把“世界视野”作为首要的方法论问题予以关注,当是一种合乎时宜的创设。把现代 世界视野作为“元方法”来对待,这一点早已进入20世纪中国学术的开拓性发展的行程。19世纪和20世纪交接之 际,严复、梁启超、胡适是具有非常充分的世界视野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7.
<亘古男儿·陆游传>在对待传主文本及有关研究论著上,持极为郑重而严谨的接受态度.惟其如此,作者对于陆游的超等身之著和汗牛充栋的研究成果,遂有探骊得珠之获.此著在内容上勇于拓展,理念有所出新,彰显出作者与传主异代相感的乡谊知音和独特的地域优势.特别是对"鉴湖之子"陆游最终成为"亘古男儿"地域文化渊薮的描述,是书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是在20世纪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 20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创作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无不深受人类学的影响.同时,20世纪的人类学表述范式也经历了从"科学"到"文学"的转向.梳理这两方面的重要转向及其相互关联,是把握新世纪思想变革和学术创新的极好契机,也是本次会议的主旨. 关键词"人类学写作",若从字面上理解,具有双重含义--兼指文艺创作方面的"人类学转向"和人类学研究与表述方面的"文学转向". 除此之外,从比喻的意义上,"人类学写作"还可以泛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人类学转向".下面是由这三种转向现象引发出的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康的《儿女英雄传》是在《红楼梦》影响的焦虑下产生的,它处处与《红楼梦》相对抗,充满道德说教意味,但是在写作手法上却带有强烈的游戏色彩,内容与形式的悖反恰恰显示出该小说作为满族文学系谱中一员的独特意义,体现出满族文学传统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格萨尔》神授艺人说唱传统中的认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以流浪乞讨维生的说唱艺人的研究 ,学界至今仍偏重于“史诗传承者或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学科方面”的考察 ,以致对口头艺术特有的思维、创编与表达的特殊性还重视不够 ,或有一些偏离 ;而《格萨尔》神授艺人们的一些众所公认的说法———大多数艺人关于其自身、关于他们所说唱的史诗的一些程式化的认同表达———故事范型 ,体现了《格萨尔》神授艺人说唱传统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