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社会血亲禁忌的普遍性,不属于先验的逻辑的普遍性,而是经验的普遍性;普遍存在的社会血亲禁忌是历史地发生的.与人原来自然的生存方式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信仰的产生是一个逐步形成并确立的过程,即由原初的"信"发展到"信念",最后到"信仰",禁忌先于信仰.  相似文献   
42.
价值的层次性和历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的文本中思考价值的形成,从"现实的主体性把握"来看,价值具有三个层次:一是自然和社会作为对人的有用性的价值:二是作为人的欲求对象、目的和手段的价值:三是作为人的实践的理想、规范和理念的价值.此外,从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也可以认识和把握价值的层次性特点.人类史的三个阶段使价值呈现不同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价值的历史性特征."自由个性"价值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有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3.
从韩非子对人性的描述中推出,人性在现实中表现为趋利避害.韩非子正是基于这一点来思考他的管理哲学的.  相似文献   
44.
养老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不能认为养老是和其他生活形态完全割裂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一种纯粹的照料方式.养老模式实际上属于养老方式类型化的问题.家庭养老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应体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中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家庭养老仍将是养老的主导模式,也只有在家庭内,养老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最基本的特性,即日常性,才能获得圆满实现.其他各种养老模式,都应视为在延续老年人日常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满足老年人不同阶段的需求所做的倾斜性安排.中国的养老除了经济要素外,更需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方面的特点,其中以互助、共济的代际关系构成养老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45.
杨耕 《河北学刊》2003,23(6):21-29
本文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主题、理论空间、理论意义以及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重新考察,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也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了"形而上学",使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形态转向生存论形态,从而展示了一个新的思想地平线。  相似文献   
46.
科学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不过是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部分而已。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来理解科学,而情境因素正是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纽带。情境因素所决定的主体相关度不是测量科学与非科学的尺度,而是决定在统一的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的尺度。当然,我们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居于统一的科学连续体之上,并不意味着忽视二者在产生、发展及各自的特征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强调"统一",并不排斥区别与个性。  相似文献   
47.
重新认识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怡 《文史哲》2006,(2):140-144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马赫的要素及要素一元论思想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的自然科学背景使他的哲学主张有了深厚的经验基础和较强的说服力,因而他的思想被看作超越了传统哲学的范畴;另一方面,他的思想是维也纳学派的直接思想来源,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马赫的要素和要素一元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王符哲学思想的研究,受到了史料分歧的影响.因为汪继培曾对<潜夫论>进行过一次整理,造成了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潜夫论>行世.史料分歧集中在两个版本中<本训>篇的差异上.全面比较汪本与旧本,汪本是优于旧本的善本.反对汪继培对<本训>篇整理的意见经不住推敲.应该全面肯定汪继培对<潜夫论>整理工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49.
在哈耶克研究领域,论者们对哈耶克提出了各种形式的自然主义或传统主义的宿命论诟病.本文通过对哈耶克的文化进化观念及其对文化传统的诉求进行再解释,表明对哈耶克的任何形式的宿命论诟病都是不成立的.实际上,哈耶克意义上的作为一般性行为规则系统的文化传统有着一些基本的特性要求,即抽象性或一般性、目的独立性、可普遍化性或适用于人人的平等性、否定性等.而哈耶克所解释的文化进化观念也有着自身的严格规定性,它在本质上是,且仅是一般性行为规则的一种自生自发的自由竞争过程.  相似文献   
50.
对自然化认识论研究纲领的诘难与辩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化认识论把科学认识活动看成一种自然现象,主张从探讨各门具体科学入手,用实证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来研究认识问题,使认识论自然化、科学化,力图在自然科学内部说明认识的合理性。对自然化认识论研究纲领的诘难与辩护主要表现在:它能否摆脱基础主义与怀疑论,它是描述性的还是规范性的,以及认识论自然化与社会化两种趋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