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68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为从全球性现代化的视野观察中国现代化道路,通过在湖北西部(鄂西南、鄂西北)、渝东南、贵州(六盘水、遵义、黔东北等)等地烟草行业综合体建设进行调查,对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从“战略”提升为“道路”,表明中国式“两条腿走路”的三农现代化道路认知正式成形,乡村振兴道路在本质上讲是“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就地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是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走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政府是“主导”、乡村是“主场”、就地现代化是“主道”、产业融合发展是“主业”、内生发展是“主流”、三农工作队伍是“主体”、城乡等值发展是“主向”,再从土地流转关系、政策法规、主导产业培育、共享经济平台建设等方面,培育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工程。  相似文献   
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等学校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要准确把握"原理"的整体性、科学性、时代性;在教学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这些对"原理"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主权大大提高,日益频繁地流动于城乡之间,这不仅加速了农村社区的解体,而且为城乡二元、地域分割的封闭社会治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保障农民流动合法权益,使其公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与公共服务,针对农民流动性特点,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在乡农民安居乐业、在城农民融入当地、流动农民享受异地可衔接服务。  相似文献   
24.
1927-1949年,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取向,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一时期,国民党坚持以封建文化和法西斯思想建国的文化取向,因其与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而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25.
更正     
地震灾害改变了老人群体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其中许多老人失去家人,成为孤老,他们面临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精神陪伴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救助。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系统视角、兼顾宏观与微观、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等使得社工在介入灾后孤老群体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专业优势,有利于保障救助工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6.
广告学本科专业的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学理论是广告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它为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和掌握广告学的其它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为保证传播学教学的科学高效,应该把握以下三点:始终坚持传播学教学理念的专业关切性,始终坚持传播学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始终坚持传播学教学方法的互动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27.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的发展历史是民间金融主体追求获利机会而变迁的历史。农村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金融的需求问题,与正规金融相比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民间金融的发展。然而,民间金融作为体制外的一种发展模式,由于缺少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正常的监督和管理,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因此,国家应该对民间金融因势利导,逐步使其法制化。  相似文献   
28.
主流范式的危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中对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了以“改善政府监管”为路径依赖的主流范式。这种范式是以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伴随着西方芝加哥学派的勃兴,管制经济学理论自二十世纪后半叶遭到了重大批判,以此为基石构建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主流范式也面临着政府替代还是市场修正、公共利益还是部门利益、政府万能还是政府有限的逻辑性、主导性、主体性危机。应当以管制为逻辑起点,以信誉机制为先导,以不完备法律理论下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的优化分配为启迪,在食品安全中构建市场先行,辅之以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参与的合作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9.
“小产权房”应理性看待和恰当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产权房”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目前在关于“小产权房”地位的论争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对“小产权房”的合法化不应一概反对,应具体分析,恰当处理与疏导“小产权房”问题,从农村内部、城市内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0.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利益机制理论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我国既有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种单元化利益观主导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忽略食品安全领域相关利益群体利益冲突和协调机制、淡化其利益产生和分配机制、缺乏利益表达和保障机制的局限,应当重构一种以多元利益观为导向的新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