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37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沈从文文化批评的目的是试图在"古典"和"现代"之外寻求一个第三点来构筑他的文化理想。这样的文化理想不是任何凝固、僵滞的模式,而是要体现出生命的鲜活和流动。但是他的努力失败了,这个第三点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40年代,他转向了"抽象的抒情"。这一转向表明他所用来表达其文化观念的自我、静观、自然、人性、神性等等范畴的内在分裂。  相似文献   
72.
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郎”是一个覆盖欧亚土陆,以它的奇光异彩与丰富内涵为世界所注目的幻想故事.中国“蛇郎”  相似文献   
73.
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 ,导致儒学的衰微。经历了建安时期的尚实用之后 ,道学、佛学与儒学的相互渗透 ,整合成了玄学和清谈的社会风气。从建安到东晋 ,不同的名士风度暗示着文人人格在新的文化环境下的变迁。散文也因之产生变化 ,其清峻通脱、纵横使气和师心独见、校练名理成为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74.
在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 ,“史诗性”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但在 80~ 90年代的文学中 ,反史诗性是先锋文学和新历史小说解构宏大叙事的基本策略之一 ,它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中另一种历史叙述。本文论述了反史诗性的三个主要表现 :质疑客观真实、颠覆英雄神话和消解庄重风格 ;主要结合新历史小说 ,论析了文学转型中小说家的历史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5.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先锋文学思潮始,新世纪文学总体性视野日渐模糊,尤其是底层文学出现总体性缺失,其主要症侯表征为缺乏辩证性的道德化写作、人物形象图谱单面化、廉价的苦难情怀、现代性焦虑症与文体风格滥情/戏谑化.新世纪底层文学要从歧路回到正途,必须重拾总体性视野,准确定位中国当下社会的现实阶段状况与未来走向,塑造鲜活饱满的典型形象,藉此揭示底层与中国当代历史隐秘而复杂的互动纹路.  相似文献   
76.
无论是现代戏剧之父,还是诗人易卜生,都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易卜生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诗人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并与其剧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易卜生文集》第8卷中收录的61首诗歌为研究对象,将易卜生诗歌中的光分为四种:生命之光、洗礼之光、希望之光和恐惧之光。阐释易卜生诗歌中四种光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联系易卜生的戏剧作品,探索光的来源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7.
杨丽娟疯狂追星导致家庭惨剧的事件近日来在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了普通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明星偶像的反思。在当今消费文化下媒体的责任与道义也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其中有若干关于社会化与媒体涵化、信仰缺失与文化沦丧危机的内容值得严肃理性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78.
王擎擎 《南方论刊》2007,(11):54-55
本文探讨的内容是语言中的重言式"A是A"和矛盾式"A并且非A",出现这两种句式的原因以及这两种句式在语言中所起到的语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9.
“反观看”指文化生产中的一种自觉的女性主义实践,反抗的是性别控制结构以及作为父权制替代品的消费主义对个体的占有性注视.表现为被看者在自己的客体、对象化身份中注入主体性,创作者赋予作为被看对象的主人公以主动权.相对于强调“反观看”的女性主义性别政治意义,探寻对于本土当下有实际意义的“反观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0.
休漠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 ,其美学思想散见于哲学论著和随笔短论中 ,需要我们细心剥离。在《人性论》中 ,“同情”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 ,休漠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同情与效用、同情与想象、同情与移情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中。联想理论是休漠考察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运用到艺术创作与欣赏中 ,也富有特色。联系哲学谈美学以及注意休漠美学方法论之不足是本文意欲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