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始终处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之中。五四以还,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文化探索,文化激进主义者面向西方,主要引进西方文化,另一部分文化保守主义者向儒学回归,形成现代“新儒家”。一般说来,西方文化主要有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亦即希伯莱文化)两个传统,尽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包括现代作家)主要偏重于古希腊文化源流的“实利”、“科学”、“民主”、“法治”,但事实上基督教文化传统也被现代知识分子,尤其是现代作家所分析、强调和部分地吸收,它影响了作家的情感深度、  相似文献   
32.
在郭沫若身上主要呈现出积极入世,进取事功的文化品格,他那奔突的激情,躁动的生命铸造出一颗刚毅不屈的灵魂。同时,他的文化心态又显示出另一面:希企退隐,崇尚超然与虚静,二者矛盾而合谐地积聚、流注于郭沫若的生命运动与审美建构之中,从而形成和敞明出他生命个体的丰富多彩。相对说来,前者标志着郭沫若在中西文化汇通,现实与理想冲突中的主体选择,昭示出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而后者则表明郭沫若在一定程度上仍受之于传统隐逸文化的潜在规范和影响。闻一多曾就郭沫若精神特征和创作个性作过很有见地的阐释,而他对传统知识分子矛盾心态的解读似乎也可用来说明郭沫若,他认为:  相似文献   
33.
随着中国现代性进程的迅猛推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技术工业的发展,张扬欲望的世俗文化业已取代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潮。伴随着传统社会秩序的衰微和社会分化、分工的日益细密,与之相应地在意识形态上个人把个性化作为人生理想,并以此来筹划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成了人生存的标尺和追求。但是,与此同时整个日常生活世界也被纳入韦伯所谓“科层制”的统摄之下。国家社会组织体系由于采用这种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带来技术的优化和效率的大大提高,同时也造成了非人格统治的普遍化,使得整个日常生活变为窒息生命自由灵性的“铁笼”。…  相似文献   
34.
肖伟胜 《唐都学刊》2004,20(4):73-78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 ,张新泉的诗歌集中地体现了滋养他的巴蜀文化的精神特质 ,即在坚守边缘化的写作立场上创造出充满巴蜀传统感伤和温情的“新现实主义”诗篇 ,从而形成了文火般美丽而刚强的艺术风格和幽默隽永与新颖别致的诗风。这些特征一方面凸现出巴蜀文化“重实际 ,黜玄想”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又与川人面对矛盾的一贯策略相对应。  相似文献   
35.
“后新诗潮”自从出现在中国新时期诗坛并引起人们关注以来,就始终伴随着十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持续时间之长显然是出乎人们预料的:从80年代中期直到已经逼近“世纪末”的今天,在毁誉参半中面世的“后新诗潮”不仅没有在众多的批评和鄙夷中偃旗息鼓、销声匿迹,相...  相似文献   
36.
在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文学作品里频频出现有很高地位的“强权母亲”形象,这是中华民族母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显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在<国语·鲁语下>中,公父文伯之母被作为"尚礼"、"崇德"的典范,是一种政治理想范式,是善的化身.然而,从现代的社会文化视角来观照这个人物形象,我们读到的却是公父文伯之母作为女性的悲哀.她具有道德情感而丧失了作为人的情感.同时,这个人物形象折射出了当时"礼崩乐坏,王纲解纽"的社会状况,是社会和时代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8.
卡夫卡小说充满着寓言幽默和讽刺,任何忽视其小说内在元素的阅读都可能导致误解.<变形记>中的主角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向被认定为文学史上异化型人物形象的代表.在分析其异化过程中,非主角的其它人物设置作为人文环境在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命运里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格里高尔的变异,他们也逐渐暴露了本质.因此,"非主角"因素的存在,才是卡夫卡试图表达的真正异化.  相似文献   
39.
三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突出现象,一是左翼文艺运动给儿童文学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张天翼创作的三部长篇童话把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三是伴随着“科学救国”的思潮出现了科学文艺创作热。30年代的儿童文学体现出进一步强化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进程的倾向,并注入了“革命范式”的理想主义激情,但也有某种图式化而缺乏审美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的中国文学在众声喧哗之中似乎逐渐凸现了自己的“主潮” ,这就是对于作为文学存在的语境———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的关注。但这样的倾向是不是也可能出现离开文学文本的弊端 ?这也是许多学界同人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 ,为此 ,本刊特地约请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李怡教授为我们主持了一组“笔谈” ,希望在一个强调“文学之外”的时代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文本、文体这些“文学之内”事物的兴趣。我们相信 ,正是多种倾向的同时存在 ,才最终构成了文学研究在总体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