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06-211
当前,我国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碰到的教育困难,是非甸社会转型时期付出的一种社会成本,但这种社会成本不能也不应该由农民工家庭完全承担。由于教育是社会公共产品,融合教育的发展不能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需要政府履行自身责任,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以解决当前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失衡问题。政府作为促进教育融合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建立家庭、学校以及社区联动机制,重视农民工家庭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中国民间社会舆论对维护南海诸岛主权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撰写著作、宣传和论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从历史文献、国际法、国际关系学等视角阐释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等。社会舆论的构成、载体与时间分布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维护南海诸岛主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民间社会舆论相比政府往往"先知先觉",且学术质量较高,但官民之间难以形成合力,诚为遗憾。  相似文献   
5.
建构可循环可借鉴的领导者转型治理方略对组织发展尤为重要。生命周期理论耦合领导者转型治理的作用机理主要凸显于逐步成长的阶段性、认同融入的递进性、持续优化的发展性。实现生命周期理论与领导者转型治理的辩证统一,要在初始阶段进行引领,在发展阶段进行精准定位,在成熟阶段进行人员优化,在再生阶段优化管理生态。生命周期理论视域下领导者转型治理时要注意:用好组织激励,精髓就在实现管理目标;打造组织文化,核心就在实现凝聚效能;注重系统优化,要义就在实现组织价值;发挥组织作用,关键就在实现方法能力提升;持续创新推进,定位就在共享治理范式。  相似文献   
6.
从二战中期到1972年美国移交琉球群岛给日本,美国军方与国务院围绕琉球问题展开20多年的论争,以1951年9月《旧金山和约》签订作为分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双方的琉球相关论点、撰述表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但国务院的琉球撰述明显不利于中国;后期双方论争的重心则放在移交琉球给日本的具体步骤、时间表等环节.造成双方长期论争的深层次原因表现在:国务院在罗斯福总统时期的权力收缩是后来与军方颉颃的心理潜在动因,国务院琉球问题决策人员中长期存在"亲日情结",军方与国务院文官系统看待问题的方式与侧重点存在"知识结构性"矛盾等.总体而言双方的论争并非始终集中在尖锐的"争"不可调和,"论"也就是说双方的协同办公、研讨、妥协乃至意见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8.
路德宗教改革系统阐发了因信称义的福音主旨,促进了宗教信仰观念的世俗化,打破了教会宗教信仰垄断地位;批判了宗教神权对世俗权力的僭越,极大消解了宗教专制愚昧,重塑教会与世俗政权职能边界,推动教会向社会领域回归;对宗教基本命题的新诠释,冲破了教会禁欲主义,缓解了属灵与属肉、宗教职能与社会职能间的紧张关系,彰显了宗教道德的世俗价值意义,推动了中世纪宗教的世俗化进程。然而,由于未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专制制度,路德宗教改革只能实现信仰理性的有限伸张。  相似文献   
9.
近代南浔绅商在承袭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在构成要素以及内涵意蕴上的近代化趋向,形成了自身的伦理精神特质,构成了近代浙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秉持创家立业、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主题,还是恪守仁和、诚信、道义、勤俭、中庸等系列伦理准则,南浔绅商的伦理精神为传统儒商文化和近代浙商精神注入了新活力。扬弃其伦理精神内核并加以继承和发展,对于促进当代商人精神世界的筑造、维系现实商业世界的运转具有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代“心学”除了众所周知的阳明“良知”“心学”外,还有甘泉“气化”“心学”一系。甘泉“气化”“心学”思想集中体现于《心性图说》。在一“气”流贯的视域下,《心性图说》勾勒了万物间“生意”归之于人,人之“生意”归之于“心”,“心”之“生意”又归之于“性”,而“性”的展开便是天地间的“生意”,以“心”著“性”为这一图式之枢纽。《心性图说》还论及工夫论,甘泉以“敬”贯工夫始终,由是涵养一“心”所蕴之“生意”。由是甘泉建构了以“心”“性”论为核心,“气化”和工夫论为两翼的别具特色的“心学”体系。《心性图说》的撰成的机缘基于阳明对甘泉“心体”论的质疑,在此意义上,《心性图说》可谓是甘泉自我回护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