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奈保尔的作品以其深切的社会关注引发世人注目。在“印度三部曲”中,奈保尔引用了许多印度和英国的文学作品,主要涉及印度人的英语印度文学、英国人描写印度文学和印度本土语言文学。运用文学作品参与他对印度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印度社会的关切,对殖民统治的否定,也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该文就学生在英语听力技能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脑疲劳与精神紧张,提出了"暗示训练法"。其目的是通过暗示手段、放松练习来控制与干预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紧张、焦虑情绪,达到心理和生理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缓和的状态下积极高效地学习外语。通过此方法的实验、对比与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听力水平、学习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银行的信息系统原来以削减流程成本、优化流程结构为主要目的,现在需要转向关注应对灵活的商业模式,以及与各类企业的跨界无缝合作,进而能够使用IT优势影响与各类企业的合作模式,帮助银行创造价值。为了应对以上需求,提出了从金融服务嵌入的角度将银行产品进行解构并重构,以RosettaNet的技术经验和视角构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体系FSIF,并建立跨组织协同工作流模型。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天空里一颗耀眼的明星,作为一个著名的美食家,其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菜园与蔬菜的诗词,这些诗词是苏轼不同时期日常生活的艺术纪录,这些诗词描写细腻、内容多样,有的表现思念家乡之情感,有的是借蔬菜之名,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别样的感慨与寄托。学术界较为关注苏轼农村词,其实这些农村词涉及不少蔬菜元素。到现在为止,很少有人关注苏轼的蔬菜诗词,渗透在蔬菜诗词里要自力更生不要白吃饭等一系列躬耕思想,亦是苏轼诗歌研究中少有人关注的话题,如果能够有更多人关注美食家笔下的蔬菜与菜园,苏轼研究领域一定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的小说<废都>深刻地反映了废都社会的媚俗、虚无与颓废.这里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庄之蝶以及牛月清、柳月、唐宛儿、阿灿等女性形象的分析来阐释小说的主题,认为庄之蝶是中国当代社会的"零余人",而与其相关的女性是废都社会的祭品,进而指出<废都>反映了20世纪末中国社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6.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其他权力监督相比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发挥的实际效能却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开设的微博、公众微信数量少,通过这些新媒体所发挥的民主监督功能较弱。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主党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提升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高职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和机制创新,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明离不开较高的公民意识,即人的现代化。由于对公民意识不正确和不全面的理解,及现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对落后,造成我国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推动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化。而推进公民教育必须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公民教育教材、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和民主实践的教育途径作为保证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农村“三集中”建设背景下不同条件的乡镇进行体育文化发展对比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固然是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不是必然的因素;乡镇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事业,让百姓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在农民物质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基层政府必须对村民的健身工作有所作为,从而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以一颗“执拗”的“乡下人”的心表示着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汪曾祺则是跨越时代的富于灵性的作家,在乡土小说方面卓有建树。沈、汪两位作家乡土小说的创作取向及其技巧乃同中之异,而从人生哲学看,汪曾祺从感情上接受了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沈从文则更多地体现在忧国意识和维护文学的独立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