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1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255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97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市场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最多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调控后的房地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为房地产市场保持长期的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资源使用的严格控制和规范的出让制度的形成,有效遏制了土地升值和违规出让对商品房价格产生的拉升作用。房地产业在调控中以规范求发展,以稳定保持续,已经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部分地区的房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理性回归。未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化还将取决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2.
论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宗豪 《河北学刊》2007,27(4):54-59
社会和谐是一个全球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相对一致和重合,促进了全球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全球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与不公正矛盾突出,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社会关系紧张"。面对当今和谐建设中社会贫富分化、社会需求多元化、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化,而各级领导对社会认知的"经济化"和社会的"陌生化",以及社会管理弱化、社会整合的表面化现象,必须高度关注领导和领导集体普遍需求的能力,关注当今全球化时代提高领导管理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3.
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丰 《学术探索》2004,(11):58-61
流动人口作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存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障碍 ,使其难以融入城市。但在我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 ,流动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政府对户籍等制度采取渐进式改革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以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是一个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94.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加大了保护力度,但是,对公司中两大基本要素之一的劳动者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尤其对劳动权力更是只字未提①。劳动和资本是公司的两大基本关系,因此,充分重视劳动权力,提升劳动权力的地位,使劳动权力与资本权力在公司中处于对应的位置,是现代社会中公司生死存亡的生命线。正确树立企业劳动与资本调节机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研究调节机制的路径选择是完善公司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理论现状令人堪忧。应通过建立政府调控机制、法律法规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市场社会参与机制和评价监测机制等制度手段,构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益。  相似文献   
96.
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较短 ,管理会计的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例如管理会计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复 ,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与实际严重脱离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很少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本文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 ,探讨如何利用价值链构架管理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97.
本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1990年代中国中部农村G村的一起农村姑娘傍台湾老男人的事件,试图呈现传统道德、父权和权力机构三种规训者的努力、被规训者的反抗,以及共识是如何经由"焦虑被强化"、"退化"和"再生产"三个阶段再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98.
在行政诉讼法即将修改的背景下,探讨重作判决存废是一个需要值得研究的问题。面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因重作判决超越诉讼请求而产生的正当性质疑,文章论证了其存在的正当性在于,它是与我国行政诉讼客观法秩序维护功能模式相兼容的,弥补了撤销判决功能的不足,具有监督行政与保护个人利益的双重功能。重作判决理论基础的重新解读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其司法价值。从理论价值的角度看,"新说"给我们认识重作判决的正当性打开了新的思域,其厘清了行政诉讼中行政权、司法权与诉权之间的关系,更体现了重作判决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判决形式其应有的功能。从司法价值的角度看,"新说"对于我国行政审判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不仅有助于人民法院充分认识我国行政诉讼的职权主义模式,也有助于人民法院准确把握作出重作判决的适用条件与范围,其适用必须满足被诉行政行为被判决撤销、违法行政行为需要重新处理、重作行为属于被告的职权范围三个条件,同时,人民法院可以就行政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具体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源自urbs,本义为犁具。作为语言原型,犁具具有自组织的特性,也蕴含着结构和秩序。而urbs也演化成order等词。象征意义上的犁具耕耘构成城市生成的路径依赖。"方"的字源也是犁具;其基本义与构造、原理等相关,由此建立城市的公共空间。"方"城空间是"公"的强势空间,是"公"自身发展带来的容器空间("公"与"容"同源)。在此容器中,"容"本身的阴阳交合带来了公共空间的归属性。而公共之"共"既显示了城市的神圣性,也提示其公共物品的世俗性。最后城市与政治的内在关联集中体现在"正"的原型结构——"囗-止"模式中。其中"囗"代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功能,"止"代表了进城者的融入和认同趋势。由此城市化与公共性发生本源的关联,也显示当下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100.
上海是我国最早步入老龄化行列的城市之一,且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日渐式微和社区养老的非专业性,机构养老服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深度老龄化阶段,机构养老服务在床数总体规模、专业服务水平、服务内容和机构布局等方面存在四大结构性供需瓶颈。因而,如何构建完善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及时有效地开展全方位协同,满足老年人常态化、专业化、多样化及选择性的养老需求,是上海市机构养老服务的优化策略。这对于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养老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推动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