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模糊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新闻报道并不排斥模糊现象的存在.结合实例分析了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合理性,说明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现象不可避免,恰当地使用模糊性表达方式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以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主要线索,贯穿了20世纪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女性的一日故事.小说中三位女性分别身处二十世纪初、二战后、以及世纪末的不同年代和美美不同的社会文化,他们独立而敏感,试图寻求自我以及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三位女性的追求总是事与愿违,他们一直活在死亡的阴影下,不仅要经历自己的生死,还要面对挚爱的死亡,但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对生死的思索和不安(选择自杀和逃避死亡)使他们最终获得生命的终极意义:"自杀是一种犯罪;活着是为了别人,而死亡是为了自己";通过理解伍尔夫的"重要的瞬间"--"要永远的直面人生",使他们时生命的理解得以升华.他们理解死亡,超越死亡,满怀对生活的热情,对爱人的恋情、对家的执着,奔着未来而去,甚至肩负着亡人的那份对生活的热情,显示出他们顽强而坚韧的生命力,从而赋予生命和生活以自足的意义和价值.小说表明,平凡的个体在经历了由死亡带来的顿悟后,可以升华为不凡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93.
宗教哲学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思想、概念、教义和表达。如何处理“宗教专有项”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对译著《京华烟云》中的“宗教专有项”进行了梳理扣研究,指出在翻译负载这一独特文化信息的语言单位时,译者应具有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和深厚的双语功底,力求追根溯源,在目的语中寻求与源语对应的“宗教专有项”,而不应以补偿法或阐释法译出,基于原文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这一事实,故“基于目的语读者策略”是翻译“宗教专有项”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94.
福克纳的第11部小说《野棕榈》是一部非"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其中像穷苦白人(哈里)、罪犯(高个子犯人)这样的"普通人"成为主线人物,不同于没落的庄园主继承人们,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福克纳刻画的他们,都有着灵魂和肉体的矛盾。借助这些普通人,福克纳向世人展现他一直强调的人道主义思想。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通过解读相互对位的主线人物的存在,对比分析两个"普通人"各自寻求"真实的自我"的不同经历,来探索福克纳对人类的现实状态及人类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95.
菲利普·罗斯虽已进入人生晚年,但还未有就此搁笔的迹象。追踪一个仍然健在且创作不已的当代老年作家的创作足迹,学者们总是想对其一生创作的阶段性做一个定论式的评述。但事与愿违,罗斯晚年的创作速度令读者目不暇接,不断地冲破并修正国内外学者有限的学术判断视野,让他们在矛盾中不得不重新调整原有的评价坐标体系,与罗斯的创作一起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提升。  相似文献   
96.
节日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事象。春节这一隆重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拜年用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折射出中华民族求富求安的民族心理、崇尚礼节的交际习俗、尊老尚齿的传统美德、祖先崇拜的信仰观念和氤氲仁爱的传统思想等。  相似文献   
97.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价值取向,揭示了个体与群体在利益分配和目标取舍层面上的文化心理倾向。研究以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为对比基础,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为讨论对象,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展开。研究表明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中,基于利益选择优先性的差异而形成的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在思维方式,面子,社会人情关系,隐私观念、责任意识和成功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可以描述为"好大喜小,内实外虚"。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崇尚个人奋斗,尊重个体的权利,提倡个人对个人的社会关系等。本研究指出中美不同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的太极式思维和美国线形思维模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挖掘和认可差异,减少文化中心主义对交际的消极影响,倡导具有全球普世价值意义的价值,减少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语用能力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语用教学模式分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隐性教学以大量"能理解的输入"为主,不注重输出;显性教学则以突显语用意识、强化语言输出为主要特征,但忽视学习者的隐性学力。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本文将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相结合,提出一种语用教学的整合模式,使得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
定量型研究这种以精确为特征的方法和技术在当代社会科学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也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来,如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媒体调查等。但本文通过对两个调查个案的比较分析研究,认为相对于自然科学恒定的研究对象、统一的测量单位以及精确的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尤其在社会评价性研究方面)在研究对象抽象、媒介语言具有模糊性、测量标准不能保证统一的前提下,经过复杂公式计算出来的量化结果,其科学性也许要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0.
文化意象在文学翻译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许多译者也积极探索文化意象传达的方法,总结出了"直译+注解"意译"文化替换"等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翻译方法呢?符号学的介入使这一问题明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