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中国 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江苏省委党校、锡山市委和市政府、横店集团共同举办的“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于2000年10月先后在浙江省横店镇和江苏省锡山市两地展开研讨。来自美国、法国、厄瓜多尔、韩国、日本、波兰、西班牙、泰国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学者,中国有关省、市、自治区的学者和农村工作干部以及中国台湾省的学者共约80多人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 一、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新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与会学者们指出,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必然性 我国目前有2.5亿左右的农户,耕种了约18亿亩土地,平均每户不到半公顷耕地.依靠这样一个土地面积生产粮食,平均每个农户每年也就能得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这还要依靠一个好的市场行情和好的气候条件.这样一个收入水平连一个上生土长的农民都忍受不了,又怎么能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青年农民要找出路,受打工挣钱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63.
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大包干"之所以在凤阳县形成,除自然灾害因素外,主要得益于当地群众的大胆探索和各级干部的包容支持。家庭承包经营后,为了促进小农户尤其是兼业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凤阳县一方面借助土地流转扶持专业户和重点户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凤阳的经验表明,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担当并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4.
65.
66.
对廉政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文化建设是近几年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文章对廉政文化的内涵作出自己的界定,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7.
《社科纵横》2017,(9):11-21
农村贫困的原因在于城乡分割造成的局部农业低效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治理不完善等,要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8.
山区作为我国国土的主体,既是生态资源的富集区,也是贫困问题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农村饮水安全是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解决我国山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所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本文基于对我国广大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的实地调研,分析梳理了我国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山区农村安全饮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县政改革是中国改革新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遇到了诸如"没钱"、"没权"、"没人"、"没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与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相适应的国家治理结构的缺陷.发展县域经济,迫切需要以推进县政改革为突破口,着力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陆雷 《东南学术》2008,(2):26-32
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产权理论和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土地非农化时期乡村治理结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对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制度与农村组织的内在关系做出尝试性的理论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