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2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2021年,俄罗斯迎来独立30周年.这30年是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也是一个从20世纪90年代西方观察家眼中的"民主之花在俄罗斯大地绽放",到21世纪俄学者言中的"俄罗斯把西方经典政治制度当作'出门穿'的外装,'在家里'依然奉行俄罗斯强人传统"的过程."克里米亚事件"之后,面对西方的封锁和打压,俄罗斯社会爱国主义空前高涨,爱国民族主义成为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独立后俄罗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揭示了"为何国家要走适宜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5.
柳丰华 《北方论丛》2021,(4):26-34,166
2019年8月美俄两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开始公开研发陆基中短程导弹.俄美重启中导竞争,将会刺激俄美在反导和其他战略军备领域的竞赛,侵蚀全球战略稳定,破坏亚洲和欧洲地区战略稳定,从而对中国战略安全构成威胁.俄美短期内在中导和反导领域展开竞争,中长期内可能寻求政治解决中导竞争问题.美国将在关岛和日本等亚太盟国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以中导制衡中国导弹,谋求对华军事优势.中国的应对方略包括:不参加新的《中导条约》谈判;本着"少而精,够威慑"的原则,提升中国核武器的质量,确保核威慑的可靠性;一旦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中国将被迫采取反制措施,以导弹反制美国中导,等等.  相似文献   
76.
李睿思 《北方论丛》2021,(5):70-78,128
受疫情形势影响,中亚地区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等领域普遍出现三大危机.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国际格局进入深刻调整阶段,中亚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对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打造国际和国内双循环发展模式有积极意义.中亚地区自独立以来,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过程中,多次出现国家或地区政治动荡局面,受疫情隔离限制措施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政治经济形势不利的综合影响下,中亚地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全面了解中亚地区发展进程有助于我国综合研判周边地区形势,有利于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7.
1919年3月初,52名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团体的代表们在莫斯科举行国际会议.由于德国共产党反对立即成立共产国际,3月1日的预备会议和3月2日的正式会议先后两次把会议定名为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而非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列宁认为成立第三国际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引导会议展开有关成立共产国际问题的辩论,最终以表决的方法通过了关于成立共产国际的提案,使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最终转变为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辩论的实质是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道路和方法的两种方针的较量和斗争.其历史意义在于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和交锋,使大会最后克服分歧、达成共识和明确方向,从而为共产国际成立奠定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8.
明清实学既是中国儒家学说发展到某一历史阶段的学术思潮 ,又是当时一个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向前追溯 ,宋明、汉唐、甚至先秦文化中就有实学文化的基因 ;向后延伸 ,在清末民初 ,以至近现代的文化中都可以看到实学文化的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说实学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基本的价值倾向 ,有其逐步形成、发育、成熟的过程 ,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导向性和激励性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实学文化的普世性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监督和制约权力是反腐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拥有相似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东亚四国为例,认为其反腐败经验对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结果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东亚四国的制度反腐和社会反腐的具体措施及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提出中国应从严治党,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补全反腐制度的短板,强化制度化监督,建立健康的政商关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期对国家治理有积极的推动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国外交之路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3个阶段,日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风格。其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党的领导、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分别是促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源”“基”和“本”。未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构路径和实践方向,必然能够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呈现新气象、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赢取新成就,进而更好地彰显自身外交特色和大国外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