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4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4篇
丛书文集   2326篇
理论方法论   520篇
综合类   4425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艳琳 《云梦学刊》2008,29(3):20-23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学正随之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学术.海外汉学研究客观上有利于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反现自身的文明,但其最初的出发点、主观动机并非完全出于利他主义.而今日中国学界在与国际学界对话时,往往无视汉学的功利性与目的性,以一种仰视的心态看待海外汉学研究,在本应曩具自信的领域反倒极尽谦卑之能,流露出与国情相反的文化不自信,使得民族文化身份成为一个问题.对于海外汉学,应借鉴其方法,立足于本国传统,深入本土问题,放眼未来发展,才能真正重建中国学人的民族、文化、学术自信,与国际学界平等时话.  相似文献   
82.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人们熟悉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人类学家。是他首先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纳入到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并给予了教育与家庭、亲属关系、种族、社区等人类学研究主题同样的重视程度。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人类学精神和他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对于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有着实际的意义。当我们把他的“文化自觉”理念引入到“教育自觉”中时,我们开始尝试对本土教育的反思,并在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中,探索一条既不“复旧”又不“他化”的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83.
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国家关系的变化以 1 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在前一阶段 ,私营企业主与国家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 ,即“官商一体化”模式 ,1 992年以后 ,逐渐转变为“分化”结构。这种分化结构和东欧国家不同 ,呈现了“非冲突性分化”结构 ,并不形成“冲突性”的关系。这种特点是中国式渐进改革的结果 ,并且反映着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4.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特视角对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和理性的思考,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阔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思想指导,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就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而言,自1996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综…  相似文献   
85.
未竟的工业化--对拉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研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状况,必须着重考察其工业化的进程。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启动,促成了拉美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队伍的出现,也推动了社会的初步转型。这一工业化模式在拉美的出现,得益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引发的危机与部分拉美国家启动自主工业化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两个因素的结合,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延续到1982年结束,其经历表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受到国内市场规模和外贸失衡两大因素的制约,拉美国家在1973年之后纷纷走上“负债增长”之路,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标志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终结,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外向工业化”模式。拉美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表明,造成工业化进程曲折和反复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即发展模式在“内向”和“外向”之间的来回摆动。  相似文献   
86.
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倾向,在其哲学表现上,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在中世纪,上帝被看做确定性的最后归宿.在十七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出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尽管二者之间有种种的不同,但它们对知识都持一种基础论的看法认为知识有一确定的基础.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思想中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7.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过去重大决策的严重失误必须予以重新认识和科学总结,决策体制的弊端、决策过程的无序性以及决策手段的落后性必须尽快克服,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于是,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以从外部引进,在神州大地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显学。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政策学知识的综合与介绍。在借鉴和综述国外和台湾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内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般情况出发,为适应教学需要编撰而成的教材已达数十种。二是公共政策分析的方…  相似文献   
89.
从收支项目看秦汉二元财政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卫 《南都学坛》2005,25(2):9-14
汉代财政分为国家财政和帝室财政,由大司农和少府分掌,为大家所熟知。但对二元财政的来源却少有辨析,一般承袭郑玄关于大司农是太府继承的说法。实际上少府和太府在收支项目上都比较接近,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大司农则是由负责主持策命诸侯及保管爵禄文书的内史演变而来。在国家职能转轨过程中,内史发展成为管理国家财政及畿内地区事务的机构,最后进一步分离出专门管理国家财政的治粟内史。二元财政体制的设计来源于收支对应的原始财政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90.
严洁 《江汉论坛》2006,43(3):16-20
自1990以来,学者们不断引进概率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和政治学理论问题,目前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证数据和研究经验。本文对这些概率抽样调查的内容、抽样设计和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发现中国政治学概率抽样调查具有研究主题范围狭窄、缺乏独立性、调查技术尚不成熟、研究成果规范性不足以及缺乏数据共享平台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