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零支柱”: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而现行养老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土地保障发挥作用太小、现有农村国家养老制度“碎片化”且覆盖率太低等。基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大都无稳定的养老方式,通过详细分析,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养老应采取“零支柱”模式,这既是我国经济实力所允许的,反过来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而且解决了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2.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晴 《兰州学刊》2010,(5):51-53,58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是目前探讨很多的一个学理和现实问题。对市场主体、政府主体的、非政府组织主体等单一主体的理论来源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多中心治理语境下,市场主体、政府主体、非政府组织等民间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能否解读好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同。教学中要确立"问题意识",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事例举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有说服力的学理阐释,以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34.
35.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大力推进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重点已开始转换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发展,即面对进一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需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战略从"共同发展战略"到"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本文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探索和主要问题出发,阐述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和突破重点,为此,还提出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6.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企业全盘国有化是民族国家与公有制双重逻辑的运作结果,实现了国家对城市社会的渗透、整合与控制,巩固了政权和主权.国有企业的财产为全民共有,企业产权最终属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权力下放、国有企业产权分解、国家与社会分离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均是由侧重民族国家建构到侧重民主国家建构的条件与成就.面对强势的国家占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亦是亦非的终极所有者兼劳动者--工人参与企业的治理以及制约企业占有者、经营者等权利尚待切实的保障,所以,就企业产权变革而言,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7.
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开启以及新市民社会的生成,承认差异成了人们的一项基本共识。然而,以9.11事件为标志的愈演愈烈的认同斗争却极大地阻碍着差异间的互相承认。因而,要实现承认差异的目标,就要消除不同人群间在认同上的斗争。从根源上说,就是要消除还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印记的认同关系。其实,一切认同关系中都包含着谋求正当性的逻辑,消除认同关系也就是放弃对正当性的追求。正当性追求根源于行为主体间的支配关系,由于支配总会包含着某种不正义的性质,因而,必须谋求正当性的支持,即用正当性去获得受支配者的认同。制度化的支配关系也是认同的制度根源,只有消除了支配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认同的基础,进而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迎接合作治理的到来。  相似文献   
38.
论现代政府合法性递减:成因、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政府合法性之根本在于其实质合法性,即政治学意义之合法性,体现为社会公众对政 府所主导的政治理念与价值,所制定与实施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及其施政行为与施政效果 的认同和支持。现代政府合法性递减现象对政府存续运行构成了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亟须予以充分认 识与有效应对。现代政府合法性递减的影响因素应锁定公共资源之可获得性问题、社会利益与信念过度 分散性、公共契约不完全性、政府失灵、政府间竞争以及公民社会成长之持续挑战等根本性问题。各级政 府、政府部门与政府官员应与社会多元主体不断增进共识与互动,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型管理文化 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逐渐实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相互依存、良好合作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39.
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社会民主党走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性质经历了从"阶级革命党"到"议会改良党",从"人民党"到"全方位政党",从追求"制度社会主义"到追求"价值社会主义"的演变。其总体趋势是社会民主党的"非工人阶级化"和"去意识形态化",日益由一个争取工人阶级利益的革命党逐渐演变为一个以参政执政为目的的选举党。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个体公务员为对象,对其在工作中遇到的行为困境的现象和原因进行阐述,由于公与私的交融和对问题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公务员的行为困境,最后列出一些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