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51篇
丛书文集   836篇
理论方法论   205篇
综合类   1439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2.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流,它致力于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本文分析了弗洛伊德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出了为要"补充"马克思主义而对弗洛伊德理论所做的必要改造,并从古典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上对此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83.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偏差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主要措施。并指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引导其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制定职业规划,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4.
所谓规范指称"标准化的秩序"。社会规范指的是为社会成员所提供的是非标准和行为指南,因而也是人们具体行为必须要遵循的行为法则。儒家的社会规范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德礼"为核心的积极的规范,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化的力量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根本态度;二是以"法刑"为核心的消极规范,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的制裁来暂时控制人们的行为。规范必须拥有其合理性。在儒家看来,社会的规范不是来自于近代社会学理论所讲的社会契约,而是来自于自然本身的秩序。因而"三纲五伦"以及"礼乐"、"刑政"等规范都体现着阴阳五行的自然法则。跟近代的社会学理论相比,儒家的社会规范具有以下的特点:其一,儒家的社会规范不是以平等的个人,而是以有差别的个人为前提;其二,儒家规范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实现功利性或者效率性,而在于实现道德性;其三,儒家的规范不是为了实现社会契约,而是为了实现阴阳五行的自然秩序。  相似文献   
85.
人事代理与劳务派遣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在概念、法律属性与背景、法律关系等几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别.在实践过程中人事代理与劳务派遣这两种制度在在高校均存在,<劳动合同法>设专节规定劳务派遣制度标志着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但对于人事代理还没有明确适用的法律依据.因此该问题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从实务工作者的角度探讨二者在高校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86.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语音艺术、手势和眼神类形体艺术、相声艺术等外在身体艺术表现方式和单元结构式、事例式、启发式、发现式等内在多种教学方法、艺术等方面浅谈民办高校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7.
从奈达的“对等”理论看译者的追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译者追求的不同能反映出译者的翻译观,会牵涉到译文的标准,当然会产生不同的译文.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等"理论,依靠读者反应确定译文的优劣,但不是追求与原语完全一致.其他中外翻译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许多翻译实例都可以体现追求与原语"完全一致"的译文的弊病.译者应该追求"最贴切的最自然的对等表达",译文应该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不应该是贴近或照搬原语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8.
金朝与高丽间的使节贸易分为四种类型,即贡赐贸易、私觌贸易、自由贸易和走私贸易。其中,金朝与高丽间的贡赐贸易存在"三年一大聘"的规则。同时,金丽两国对贡赐贸易的态度不尽相同。金朝看重的是在贡赐贸易中要始终保持其对高丽的宗主国地位,而高丽更加看重的是其所得的经济利益。在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影响下,两国交流的内容也必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9.
论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莱塞之重要性在于:他通过对社会犀利的观察、深切的体会,率先在其作品<嘉莉妹妹>中真实记录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展示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性变化.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不仅是作家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演绎与证明,同时也渗透出作家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以及他对新兴消费意识形态的矛盾态度,从而构成他复杂的人生哲学与潜在的动态创作观,而这些主要应归因于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沉的追求与探寻.  相似文献   
90.
徐铭瞳 《现代交际》2014,(11):69-70
对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表现进行例举,并分析了产生主体性消解现象的原因,认为学报的边缘化、竞争激励体制的缺失和办刊宗旨的异化是导致编辑丧失主观能动性的主要原因,指出需要从高校的管理体制、学报建设的质量把握和个人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入手,重新构建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