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该研究以一所大学的192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动觉型学习风格是最受学生青睐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向听觉型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最低,偏向视觉型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最高.对于偏向动觉型和视觉型的学习者来说,中等水平模糊容忍度的英语写作水平相对较高;对于偏向听觉型的学习者来说,中等水平模糊容忍度的写作水平相对较低,而对于偏向触觉型的学习者来说,其英语写作成绩显示与模糊容忍度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92.
93.
党的十九大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科学指南,又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做好如下主要工作: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之间的融通转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贯彻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发展,增强话语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贡献;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4.
在后学背景下,存在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范畴理论——经典理论与原型理论,这两种理论在范畴的界定、范畴的清晰性与模糊性、范畴成员地位等方面存在重大分歧。探讨两种理论之间分歧的根源以及对立消解的可能性。研究证明,两种范畴观处于人类认识系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各自有其作用范围,不构成对立关系。两种范畴观的对立在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可以消解,各自对人类认识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5.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者为满足表达需要对语言变体进行选择的结果。而微博,特别是名人微博中语码转换现象日渐增多。从顺应论角度来分析名人微博语篇的语码转换切实可行,此外,名人微博中的语码转换在顺应心理动机和语言现实方面的表现相对突出,而在顺应社会规约方面的表现则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96.
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京华烟云》包含了部分中国诗词佳句的翻译,可视为翻译实践的范本。以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为视角,探析诗词的翻译,有助于了解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特点及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
各种显化策略:如:衔接显化、释义显化、修辞显化和语词显化等,在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都得以很好的体现。这些显化策略使译文连贯通顺、内容充实、语言意象丰富、意义清晰,进而达到既能有效完整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又令相异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98.
语篇阅读是学习者把语篇内容当作一个整体来读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理解欣赏和释疑解难,它属于语用学范畴。当母语内化成人脑的一部分时,影响学习者进行语篇衔接和连贯、正确理解文本主旨大意的重要因素正是他们意识中的母语。因此,一旦有新的语言知识的“入侵”,两种语言就会发生碰撞并且引发迁移。本文运用语用迁移理论分析语篇阅读中的语用迁移现象,探讨在特定条件下语用迁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9.
在日语中,每一个格助词能表达不同的格关系,而表达同一格关系的格助词又有多个。日语中用于标记主体格成分的基本格助词共有6个,其中以「が」、「の」为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由于格助词主体格的用法大部分学习者不太熟知,容易出现误用。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障碍及对策,并提出自主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要使自主学习成为真正有效的学习途径,必须改变师生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策略,同时改革教学评估体系,促进自主学习做为大学英语新型学习模式的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