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4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8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唐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一步步南移,皖江流域的经济不断得到开发,农业作为封建社会的支柱型产业,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文章从农业人口的变迁和分布,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分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分布等方面,进一步系统的研究唐代皖江流域农业地理状况,还原当时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其农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农村改革的历程,同时也开启了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央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作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选择。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产品的商品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均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相似文献   
93.
南京国民政府对女工生育保险较为重视,《工厂法》及一些地方法规对女工生育期间待遇作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在政府强力推行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立法本身不完善,立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其执行效果与立法初衷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94.
城市文化名片是现代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于现代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寿县城市文化定位中存在的问题,打造新的寿县城市文化名片十分有必要。结合寿县及淮河流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出寿县为"淮河流域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并就这一概念的必要性、理由及内涵做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95.
五代中央职官制度虽承唐代,但又具一时之制的特点。三省权力的省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官失其职"使三省六部出现了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但在效能上,由于失去制约,并没有达到君主专制的预期目的。具体而言:相权与枢密使权力分配失衡,失去权力的制约;重武人,轻文人,失去力量的制约;尚力量,轻纲纪,失去制度的制约。宋初在解决方镇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制约机制,扭转了五代"失制"的局面,形成宋式专制体制,历史真正地走出了方镇时代。  相似文献   
96.
淮河流域水运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木帆船一直是主要水上工具。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在轮运业兴起和漕运废止的双重打击下,流域木帆船运输业一度趋向衰落。面对挑战,木帆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小巧灵活、成本低廉、可在滩多水浅的支流航行等特点,仍然在两淮盐运、商贸运输及支流短途客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塾学教材中的近代徽州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徽州社会,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变化,商人们经商艰难,黄、赌、毒等不良生活方式流行,但同时,澈州人也在改变一些传统的迂腐短见,如歧视妇女、压迫佃仆等;另一方面,徽州人在近代对读书中举仍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98.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搜集大量考古资料,首次就两汉 时期淮河流域之漆器、纺织、陶瓷及铜器冶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这 一时期由于铁器在该流域的进一步普及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及相关技术的提高,流域的手工业 生产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成为流域经济发展加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凌家滩遗址所反映的社会分工、贫富分化、氏族贵族、专业巫师和礼仪源头等 视角,分析凌家滩遗址的文化性质。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考古、文字、文化人类学等资料和 方法分析认为:玉龙即虬龙,是后来的夏部族虬龙(即句龙即禹)崇拜的源头之一。 玉鹰即鸷鸟,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少昊氏部落集团首领少昊挚的神形。玉版综合反映 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及相关内容,是以大湖山、土山为坐标,测算春分等四时八节 的器物。玉龟系相关的龟卜文化及“玉龟衔符”等的反映。再加上对祭坛等文物综合分析,反 映了凌家滩人山岳崇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0.
淮河流域是曹魏屯田的发源地,也是曹魏屯田集中分布的地 区。作者在深入考察淮河流域屯区分布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淮河流域屯田对曹魏政权的巩 固和发展、郡县经济的复兴、加强东南边防的历史作用,分析了淮河流域屯区在整个曹魏屯 田制度建设中的地位,着重论述了在建安初年郡县不能正常发挥其经济职能的情况下,淮 河流域民屯为曹魏政权经济命脉之所系及其对于支持曹操逐鹿中原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