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9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的话题认知难度和任务特征对口语产出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三个方面的影响,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不同的话题认知难度对口语产出流利性和准确性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对复杂性则没有显著性影响;任务特征的不同对口语产出三个方面则都没有显著性影响。(2)话题加关键词能够提高口语的流利性,话题加图片和话题加关键词可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3)话题认知难度与口语流利性和准确性存在负相关,认知难度越大,流利性和准确性越低。  相似文献   
62.
翻译文化学派的勒菲弗尔在其《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提出翻译就是改写,改写受到诗学和意识形态的操控。从诗学化改写角度探讨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中如何置换了原文的诗学风格,成功吸引了深爱桐城诗学风格的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眼球,使《黑奴吁天录》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共鸣,挖掘该译本在翻译实践方面所包涵的价值以及对后世译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其策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庸俗化,文化旅游地须倡导旅游地及其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化旅游发展及其文化环境保护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但须遵循原真性保护、传统及民族文化弘扬和社会及社区参与等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实行文化后台保留策略,进行历史重构及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64.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观,即翻译诗歌理应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本文从"三美"观理论对其翻译的《春望》进行解读,分析说明其"三美"观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65.
个人特质是翻译动机研究的重要参数,强调特质对动机形成三要素的影响有利于全面、客观地研究译者主体性问题。因此,分析严复个人特质对其翻译动机产生的强大驱动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严复从事翻译事业的追求及其敬业精神、翻译目的、古雅笔法。避免不加深究的武断评价。  相似文献   
66.
约翰·密尔是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论自由》集中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中的自由理论体系。托马斯·哈代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晚年以《无名的裘德》开拓了英国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哈代文学创作的思想受到密尔自由主义思想的深度影响,这在《无名的裘德》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认真探究《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哈代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自由理论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翻译家,由于身处历史转折时期,他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政治,他将翻译视为一种宣教启蒙的工具,旨在以西方思想来启迪中国民众的智慧,从而达到强国的目的。梁氏这种借翻译以"新民"的思想指导着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以诺德的“忠诚”原则为理论依据,以任溶溶译本《地板下的小人》为例,兼与肖毛译本对比,探讨在儿童文学翻译时译者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及文化翻译策略.笔者认为,任溶溶注重传达原文意趣,为实现翻译效果而采取的翻译策略,对儿童文学翻译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9.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简称“脱离”)是巴黎释意派口译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口译研究争论的焦点.双语记忆表征研究将双语水平、语言习得背景与翻译加工路径的选择联系起来,为研究“脱离”的本质、实现“脱离”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实现“脱离”提供了新思路.首先,“脱离”的本质是以概念为中介的加工路径,其实现受译员的记忆表征结构制约,“代码转译”的本质是以双语词汇通达为主的加工路径.其次,双语记忆表征模型可以解释“脱离”和“代码转译”的并存现象以及不同双语类型译员实现“脱离”的程度差异,是对“口译三角模型”的有益补充.最后,从双语记忆表征视域对实现“脱离”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恰当的语言进修来优化学员双语记忆表征结构,同时培养学员有意识地、灵活选择加工路径的技能意识,是实现“脱离”的有效手段,也应成为中国口译教学本科阶段和硕士初级阶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0.
作为晚清时期系统译介西方哲学著作的第一人,严复译介的著作备受关注。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其译作采用“桐城派古文”翻译的手法有简要的阐述,但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拟以《天演论》译本为例,论述桐城派古文主张在严复译介中的应用及具体的实施过程,揭示严复译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当今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