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13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志目录著作,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今本《隋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隋志》著录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隋志》四部及附录之小序、类序合计、今本实际著录数目三者之间极少有完全相符者,而且这些数目也都与总序的数字互不符合.而对《隋志》著录情况的详细统计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2.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之本旨在于解决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因当事人一方的过失致不能成立或无效时,有过失的一方应否就他方当事人及因信赖合同成立而遭受的损失负赔偿责任的问题.我国<合同法>第 42条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从文义上分析,重在禁止订立合同时的欺诈行为,易使人产生误解,不利于法律适用.在立法模式选择上,亦有可商榷之处,应采单一法律原则模式.  相似文献   
63.
从中央电视台的语料统计入手,指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播音中出现的语音错误,以此关注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析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时代性需要.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和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发现:(1)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工作倦怠水平较低;(2)工作满意度:性别、学历差异不显著;已婚显著高于未婚;私立幼儿园的外部满意度显著高于公立;教龄4-6年和1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教龄1-3年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园所性质不显著;男性的工作倦怠总分和疏离维度显著高于女性;未婚的工作倦怠总分和无效感维度显著高于已婚;学历本科、大专的无效感和工作倦怠总分显著高于学历中专或高中;教龄10年以上的无效感显著低于教龄1-3年;(3)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  相似文献   
65.
从结构、语义、语用、语境等方面对"所"字的指代功能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所"字本用以复指动词或介词的逻辑宾语,在一般情况下,"所"指代的内容是可以还原的.在特定的语境下,"所"指代的对象是不言自明的,往往可以省略,"所"的功能由复指变为称代.所字结构的形成反映了陈述与指称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6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扣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以科学的实践观、丰富的辩证法、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7.
鲁迅先生所谓"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这一结论颇影响学人对<儒林外史>内在理路的剖析.本文认为该小说虽有看似无干的几类人物,但他们共同形成的则是明清这一特定文化氛围中儒者在宏大背景上对自我进行深刻反思这一严谨思路,表现的也是王学沉沦之后一代儒者艰难的思维之旅这一共同主题,也因此展示着吴敬梓对儒学重建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68.
以解释学的方法分析了思想界、教育界一直关注的"主体性"问题,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性是什么作出解释和判断,对人们重新认识主体性、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具有思想启迪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中华民族"反争尚让"的思想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通过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整合,以史传心,"成一家之言",形成了系统的"尚让"思想.在诸多让名、让利、让位、让生、让国,乃至让天下的史事中,体现着太史公追求的人人自律、崇礼贵让的道德理想,和"天下为公"、礼让为国的政治理想.其"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的社会理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高师院校在发展"非师范"的进程中,应用文科往往成为首选.在这些应用文科专业中,一是覆盖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使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大拓宽;二是应用文科在整个文科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基本上占据半壁江山,甚至后来居上;三是应用文科专业已经遍及所有的高师院校及其原有文科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用文科已经成为高师院校发展与转型的亮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高师院校应用文科发展遇冷,主要体现在就业和招生上,此外,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办学经验、校园文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现象做了探讨 ,并就高师院校如何发展应用文科,从思想认识、"地方"与"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就业与毕业生质量反馈和专业设置市场预警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的建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