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24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2227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域胡戎乐为北齐朝野狂热迷恋而广为传播。高齐帝王集团既有着对西域胡戎乐情出天然的喜爱,又有着以推崇西域胡戎乐为纽带而崇胡抑汉、用胡人做大臣,以维系鲜卑皇权的政治用心。士人多以西域胡戎乐为安身立命的事业,其中和士开、祖珽以西域胡戎乐得宠并干预朝政,加速了北齐衰亡的步伐。  相似文献   
82.
方东树把文、理、义作为诗文鉴赏的审美对象,并构建三者审美标准,不仅有整体上的体悟之论,更有具体而微的审美范式阐释,突破传统诗歌鉴赏的模糊性;以“通其辞“通其意”为视角,构建“局部—整体—局部—整体”交互往复的鉴赏途径,深入到事理、文理、心理三者的赏析,此其对“通其辞,通其意”的创新;把“知人论世”作为诗文鉴赏的基本原则,不仅考量诗歌的社会功用,又考察诗人作品的时代色彩,扩大了“知人论世”的功用.这些鉴赏理论不仅有桐城派师承因素,更有汉宋兼容的学术文化背景;构筑了桐城诗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8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巫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传统巫术、佛教巫术、道教巫术为了争夺自己的信众,呈现出并存而又竞争的状态.之所以出现竞争,是因为它们具有同质性,即多表现为治病、求雨以及预言等方面.这种竞争多体现为巫佛之争与佛道之争,巫道之争则比较少,竞争的结果多为佛教取得最后的胜利.佛教巫术的胜利说明佛教已经深入民心,取得了民众的认可与信任.  相似文献   
84.
在对中国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内涵、主流媒体传播力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主流媒体传播力的评估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提出基于传播基础、传播能力、传播生态和媒介技术四个影响因素的主流媒体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5.
一个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应延续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安庆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面临着社会、文化、生态、传承等问题.本文研究安庆城市景观文化现代传承、建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而达到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增强城市文化气息,发扬古城景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87.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思政课的教育实践为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工作;作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始终做学生立德铸魂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做政治清醒的明白人;要引领学生弘扬中国精神,锚定成长成才的“压舱石”,特别要在指导学生贯通学好“四史”,涵育家国情怀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下功夫;要引领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思悟践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思辩的方法论精髓和实践要义,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88.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不仅仅是其翻译原则,更是其文化意识的一个表现.具体而言,是其文化自省意识的产物,及其拿来主义文化策略的体现.其中所蕴含的对译者中间物本质的理解源于他的中间物意识,深刻地揭示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89.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研读就会发现,《月牙儿》小说文本充满了女性意识。具体表现在文本的情绪化结构、女性话语表达、男性缺席结构、女性的自省以及性欲等方面。作家老舍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以其对贫困的独特理解,他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既在显示下层妓女生活悲惨境遇的同时,又表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主人公的独立精神被现实的黑暗所吞没使小说的悲剧性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90.
本文根据心理学中个性倾向性的有关理论,从世界观、动机、理想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辜鸿铭从事儒经翻译活动背后的深层动因,从而促进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