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4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23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在复变函数教学中如何遵循严密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使学生能系统、准确地理解复数以及复变函数的概念和知识体系。根据现代数学的泛函分析理论,把复数的概念等效为一个有序的实数对,并建立起包括复数相等、复数的和、积的"公理"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研究和认识复数。从复变函数的幂级数理论出发,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再由指数函数,结合有关公式和概念来引入和理解各种常见的初等复变函数。  相似文献   
82.
自三代始,迄于近代,上下四千年。其间,制度设计之事,史不绝书。然而,择其具有原创意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制度设计,主要有三次,分别出现在周代、秦朝和近代。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古代制度设计权属于王和圣,虽为价值有涉,但也使“天下为家”体现出“天下为公”的理想。前两次制度设计以家天下政治为核心,先后形成了王制和帝制的模式;近代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制度设计,效仿法、美模式,开启中国民主制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方向。从历史背景、设计者及思想来源、系统性、创新性、本质性和对外影响来比较,三次制度设计既有相同性也存在着本质差别。三次制度设计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重要影响,可以作为中国历史上时代划分的标志。三次制度设计皆发生在中国历史转折时期,其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3.
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思想基础。追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以人为本思想之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确立我国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社会治理的基础在于人民群众,社会治理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社会治理实践的关键在于民众参与。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它汲取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民为邦本、立君为民,顺应民心、与民同乐,解民疾苦、富民为要;同时,这一思想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基石之上,与毛泽东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价值取向,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4.
以AT89C51为核心控制部件,指导学生进行智能交通灯的设计,利用四组红、黄、绿发光二极管显示东南西北的交通灯情况,两组数码管倒计显示南北、东西方向交通灯点亮时间。在智能交通灯的设计制作和软件编程过程中,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单片机定时/计数器、I/O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创新性。  相似文献   
85.
"类化"是在历史上汉字形体的每一次变化都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分为自体类化、受临近字的影响而产生的类化、群组类化三种类型。其中"自体类化"与文字的书写者主观性有很大关系,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主观性成分;"受临近字的影响而产生的类化"在连绵词中大量存在,其目的在于追求文字形体上的某种统一性;"群组类化"最能体现汉字的不断简化、整齐化、符号化。  相似文献   
86.
荀子礼法论     
礼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但荀子的礼与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其突出表现在理论层面上荀子是援法入礼,在实践层面上是“隆礼重法”.荀子以礼为本,这决定了荀子的思想内核仍是儒家,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但其又内蕴着法家的法的思想因子,这又决定其非醇儒.荀子礼法观凸显了荀子思想的多重面相的综合性特质.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