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22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4737篇
劳动科学   513篇
民族学   355篇
人才学   528篇
人口学   305篇
丛书文集   14754篇
理论方法论   1321篇
综合类   27943篇
社会学   2697篇
统计学   113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792篇
  2020年   908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2130篇
  2013年   2384篇
  2012年   2691篇
  2011年   3596篇
  2010年   3809篇
  2009年   4485篇
  2008年   3604篇
  2007年   4226篇
  2006年   3665篇
  2005年   3671篇
  2004年   2974篇
  2003年   2781篇
  2002年   2557篇
  2001年   2173篇
  2000年   1964篇
  1999年   705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30篇
  1975年   75篇
  195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42.
43.
阿尔弗雷德·舒茨在其《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著作中,把现象学引入社会学的基础研究,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现象学社会学"面向主体人的世界"的理论观点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使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现象学社会学"悬置、还原"的理论观点,消解了社会工作者携"科学真理"话语而自居的霸权,为社会工作构建了合作对话的专业关系;现象学社会学"人永远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的理论观点,使社会工作跨越了"工具理性"的羁绊,为社会工作实务知识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相似文献   
44.
本文将后殖民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内涵与后殖民时代的英国文学发展情况联系起来,深刻剖析了后殖民时代英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以及英国文学与其殖民霸权主义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46.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起点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逆向归纳法,构建由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复合权重确定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2015-2018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振兴指数和排序上看,胶东半岛城市、济南等优势明显,同时可将乡村振兴效果分为四个层次;乡村振兴效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沿海地区至鲁中地区向鲁西南地区优势递减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地方财政实力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可在高度明确"五位一体"的振兴指向、探索特色化乡村振兴模式以及实施差异化乡村振兴举措等方面构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7.
48.
《论语说》初成于贬官黄州期间,在诠释过程中,苏轼利用《论语》中的某些思想资料,结合时代主题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综合创新,打破成见,自出新意,呈现出了疑经改经、杂采众说、阐发性命之说和掘发政治意蕴的诠释特色,在《论语》诠释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49.
《真诰》是研究六朝道教史和中古汉语的必用资料,但长期以来没有校注本,这与其重要性极不相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由日本著名学者吉川忠夫和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对《真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真诰》最为翔实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一些点校及排印尚有问题,可再探讨.兹选取27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0.
赵华 《东岳论丛》2019,40(10):164-170
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主要在伦理的觉悟、阶级感情的绝对化和人情、人性的表现等维度展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一方面是思想启蒙、阶级斗争、市场经济等时代话语对小说伦理叙事产生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是小说伦理叙事积极参与20世纪主流话语的价值体系建构。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末,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虽然在具体的表现形态上比较复杂,但整体上保持着与时代同构互动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指向。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镜像式地折射出了20世纪中国现代伦理思想变革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