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656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92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中国古代诗论将蹈袭行径指为窃。在唐代之后,对窃之认定尺度渐趋宽松,表明中国古典诗歌原创可能性渐趋缩小。从宋到清的诗人和诗论家,无一不在创新和无一字无来历之间徘徊,并在此二者之间形成张力。  相似文献   
82.
第一批进入肇庆的耶稣会神父们虽然以"西僧"的面目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但他们对佛教的本质是有深刻认识的,他们的排佛策略早就成熟,只是当时与佛教并未真正接触,因而矛盾并不尖锐.到了韶州以后,神父们大量接触佛教僧侣和信徒,二者的矛盾开始产生,但一方面由于西士仍未易装和改变外形,另一方面由于利玛窦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政策,这种矛盾仍未公开化.到了南昌和南京时期,随着西士"西儒"形象的形成,利氏开始对佛教进行全方位的批判,在公开的辩论中主动实施"借儒排佛"策略,引起了佛教界的反击.北京会院建立以后,利氏本人继续其结交社会上层的活动,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排佛,而他的同事们则大多从事皈依普通民众的工作,他们的激进方式为以后发生的教案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83.
《文心雕龙·程器》主张“摛文必在纬军国”为要旨的“文德说”,历来的研究者多正面肯定其说的理论或现实意义。本文认为这样的阐释并不合乎实际。实际上,刘勰的“文德说”尽管在反驳“文人无行”论上是有力的,但就其理论本身而言,则明显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该说对规范文人的德行,鼓励文人积极投身现实的政治生活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该说又混淆了学文与达政、文才与德行的区别,过分强调文人对道德政治的依赖,这对于文人才能的施展实为一种限制。文章结合有关史实,对于“文德说”的来源、义旨、理论缺失及其原因作了翔实、深入的辨析。  相似文献   
84.
文章通过分析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一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的运用,认为其关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层结构的阐述存在不足,并试运用混沌理论对中层结构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相似文献   
85.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者寻求自强的一种努力,科举考试在这时也得以复兴,并迫于时局而进行了变革的尝试。但由于这时期的科举被赋予了化解社会危机的政治重任,晚清统治者企图以功能之需去强化科举,不仅没有因时救弊,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清朝科举固有的弊端,直接导致了清末科举被废除的命运。  相似文献   
86.
高校教学人员编制占学校人员编制总数的一半以上,是高校编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教学人员编制的本质入手,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人员编制核算方案,进而对高校教学人员编制的管理与核算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7.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社会价值休系的重构,势必要穿行于经济与社会、传统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的张力之间。它们之间的内在紧张与对立,使和谐社会的建构在理论上面临着当代中国所独有的正义困境,而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和权力腐败的严重局面,进一步加重了实现社会正义的难度。要走出这一理论和现实的正义困境,必须澄清如下几个问题: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权利意识?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对待平等、分配正义和权力?当代中国的正义应该捍卫何种利益?而可能的路径就在答案之中。  相似文献   
88.
本文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它与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而实践着的社会主义即“现实社会主义”应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 ,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忽视自己的国情 ,把“经典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作普遍真理而模仿 ,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定位上出现失误 ,导致严重的后果。邓小平敢于突破前人设定的理论框框 ,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命题 ,既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同时又是对社会主义“经典模式”的创造性发展 ,其理论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89.
弗协调逻辑的产生,引发了我们对如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弗协调逻辑有无产生的必要?弗协调逻辑与经典逻辑的关系如何?弗协调逻辑对矛盾律普遍性的置疑是否意味着逻辑规律是可修正的?  相似文献   
90.
论英语导游讲解的有效沟通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颖 《社会科学家》2007,(2):135-138
文化体验型探险旅游是近年国际旅游市场颇受旅游者欢迎的产品。在发达的英语国家及地区,部分旅行社实现了其市场营销和组团的国际化、网络化。在此趋势下,中国英语导游逐渐面对越来越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游客。有限的语言能力及浮浅的跨文化知识造成沟通问题,影响传播中国文化的准确度。旅游实践显示,中国英语导游讲解存在不知彼此的问题。文章提出在跨文化沟通中采取寻求相似性的策略,采用类比法、联想法、换算法及引用法,建立中国文化与英语客源国文化之间的关联,使游客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导游也发挥文化传播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