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28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它的精神动力属性。中国梦内含了基于历史、目标、价值等精神因素释放出的精神能量,这些精神能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性精神力量。中国梦整合各种精神动力,加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信念。精神的属人性,决定了开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注重精神动力的物质基础,注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精神的回归,把我们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精神认识的偏离回归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73.
“五四”时期,张闻天已经开始思考中国社会之根本变革问题。在“五四”的战斗篇章中,他表达了对中国未来政治的深刻思考:一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铲除士大夫阶级”;二是建设民主共和政治,“以国利民福为归”;三是依靠“劳农界人”,以农村为根基“起革命”。这些精辟独到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和世界眼光,对百年后当前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74.
在对人的培养方式和目标上,古代和今天有着很大差别.中国古代教育,特别注重“根本智”的培养;今天的教育,更强调一种外用的学问,即只注重“差别智”的培养.由此导致古今教育在效果上的巨大差异,这也是今天学术大家没有民国时候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下,思想理论界主要围绕新冠疫情防控、国家治理、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宣传报道,呈现出紧密围绕重大生活事件展开、紧扣党和国家发展进程、积极关切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积极关注国际社会发展问题等特点。研究体现了主动维护国家主流价值观念和担当责任使命的良好态势,但也折射了思想理论观点的非理性情绪化倾向和圈层化的问题。对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引导,要充分彰显社会发展的现实成就,遵循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原则,营造理性开放的社会环境,积极发挥思想理论建设引领作用,加大对社会思潮和错误观点的批判,推动思想理论热点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6.
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设置、维度聚焦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是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遵循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事前治理逻辑,基于对返贫风险生发运演机理的理性揭示和科学预判,把内生脱贫动力、生计资源禀赋、外部灾害冲击和社会负面影响作为脱贫人口返贫生发的主要监测维度,且诸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基于四大维度的监测预警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及时化解返贫风险、阻断返贫。当前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建设面临监测制度不完善、监测主体配合机械式、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风险信息管理碎片化和监测工作考核监督不完善等不利因素,迫切需要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布控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明确风险监测职责,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化监测技术体系支撑,打造返贫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协同治理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后脱贫时代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的逐步形成、持续巩固和长效发力。  相似文献   
7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体现了高度的宗旨意识和使命担当。这一重大制度安排,是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战略之举和根本之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即蕴含着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发展积淀的历史逻辑、鲜明的新时代特征的时代逻辑和强大的工作实践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78.
79.
“生命线”论断一直是党的传统优势与重要法宝,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对“生命线”论断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本文梳理了“生命线”论断的历史脉络,从历史角度解释不同时期的“生命线”论断的内涵。  相似文献   
80.
韩向臣  李龙 《东南学术》2021,(5):97-107
家国关系是人类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而东西方之间却在此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逻辑模式.恩格斯立足于人类学研究成果,在分析了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起源的经典案例之后,以国家与社会的二分为基础,形成了其家国异构理论.而一些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时,则出现了家国关系的另一种视角,即家国同构理论.但是,面对广阔而复杂的历史画卷,仅仅将其概括为家国同构难免有失偏颇.这一贯穿中国几千年之久的逻辑底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话语,并最终随着近代中国国家的转型而解构.今日之中国,法律取代宗法伦理成为调整家国关系的核心要素,家庭的私领域特征不断凸显,而传统的家国理念也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这一道德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