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49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1392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抽取南京3所高校475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和90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根据UPI得分,4.2%的女大学生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SCL-90结果统计发现,女大学生在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分数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必须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82.
王升伟  江雪 《理论界》2007,(11):93-94
本文运用政治系统理论及理论中的"守门者"概念,对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诉求在政治系统中流经的主要通道进行简要考察,并分析在不同的通道上,不同类型的守门者的态度如何以及为何如何的问题。通过"守门者"视角下的系统分析,以此来管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83.
清末桐城派代表人物吴汝纶在西学东渐风气的浸染下,大力提倡西医,抵斥中医,成为当时反对中医的代表人物。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许多与西方科学不同的特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对待中西医的问题上,吴汝纶的是西非中的态度值得今人深思。  相似文献   
84.
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定量影响。研究发现:流通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流通效率(以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衡量)、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城乡结构、库存率和零售企业规模与制造业产出负相关,批零系数、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产出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
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日趋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途径.但是,我国的中小板市场投资报酬率低于主板市场的水平,同时其融资成本较高,最终造成了融资效率的低下.因此,我国应积极进行上市制度创新、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大力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等,以期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问题能得以解决,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6.
在梁实秋的文学思想系统中,古典主义是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文学精神,古典主义文学是“少数天才”作家以模仿理想的、普遍的人性的方式创造的,内在地表现为一种伦理价值并通过“有纪律的形式”来实现。梁实秋对古典精神和经典文学创作的倡导,虽然在激进的革命年代只是一种文学乌托邦,但仍不失为对时代文学的有益制衡,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中一种独特的话语。  相似文献   
87.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历史演进及制度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历了从"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到"SLI"四种模式的历史演进,其在理念、机制、手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已形成了带有普遍性的一些特点,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间接报告、垂直管理和校外监督合为一体;法治和教育并重;领域日益学术化和人员日益专业化。这些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8.
主体的问题是现代社会大多数急迫问题的核心。自弗洛伊德以来,很多理论家都阐述了主体的分裂和虚构性。戏剧无疑是最适合表现这一主题的艺术形式。相比之下,爱尔兰剧作家赛缪尔.贝克特对这一主题的探索更加执著和持久。贝克特塑造的分裂的人物不仅对传统的戏剧审美观提出了挑战,而且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展现现实世界。在《最后的磁带》中,贝克特运用录音机,以39岁的这盘磁带作为一个交汇点,让29岁、39岁和69岁的克拉普通过录音机讲述自己,以克拉普的三段人生并置和相互参照,来探索自我的稳定性、真实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89.
梁实秋的"人性论",以儒学伦理人性为精神依归,以西方新人文主义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他选择了内在视角,以具有共通情感与理性的人来取代"阶级性"的人,反对阶级人性论;在"情感"与"理性"的二维之间,强调理性的支配作用,批判五四新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浪漫主义式的情感泛滥"。梁实秋人性观的总体特征是古典主义,强调普遍性、社会性、稳定性,排斥差异性、个体性、变动性。  相似文献   
90.
在中医古籍中,已、知、瘥、蠲、除、慧、间、瘳、愈都可以训为病愈,浑言之往往相同,对言之则往往有别。其意义差异可以从词义的源流中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