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02篇
人才学   81篇
丛书文集   512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1743篇
社会学   24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2.
论琵琶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琵琶,在古代是所有弹弦乐器的总称。到秦代,专指一种音箱类鼓,两面蒙皮,直项的弹弦乐器,俗称“秦琵琶”,又名“秦汉子”。其初为圆形音箱,后来发展出梨形音箱。到汉代,又出现一种纯木质结构的圆形大音箱,也是直项的弹弦乐器,较“秦琵琶”大很多,俗称“汉琵琶”,又名“阮咸”。到晋代,由西域(中亚新疆一带)经甘肃又传入一种曲项的,用拨子横弹的琵琶。到唐代,集上述琵琶之大成,发展出曲项的、梨形音箱的、用手竖弹的琵琶,即今日琵琶之雏形。在演奏上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乐舞的主要伴奏及领奏乐器。到二十世纪,经过杨荫浏及刘德海等诸位前辈的创新改造,琵琶的发展出现了极其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唐代声乐艺术发展水平的历史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新建 《南都学坛》2006,26(6):33-36
唐代音乐的发展对歌唱技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曲子音乐在唐代得到蓬勃发展;隋唐燕乐又有新的发展;立部乐与坐部乐的划分;出现了歌舞戏、说唱音乐。音乐文化的繁荣为声乐艺术提供了发展机遇,出现了众多高水平的歌手,产生了划时代的声乐技术理论。唐代是我国声乐技艺由远古的蒙昧时期向中古的开发时期转化的关键时期,唐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为宋以后歌唱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个伴随世界文化交流而出现的音乐教育新视点。在钢琴教学中,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而建立“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化”,就是这种思维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对后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音乐看不到富有人文色彩的音乐主题,听不到有深度的内容,却有对各种合成与非合成音响的探索,对各种奇异效果的试验,这样无论如何不易得到大多数中国听众的理解。后现代主义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土壤,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基础上产生不了、也很难大力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歌唱表演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描述 ,阐述了不同表演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反映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先进性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运行机制下形成的具有即时性消费特点的流行音乐文化现象中,搀杂着基于消遗、解闷、寻求刺激的消费享乐心态会对音乐传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只有通过以创新意识为灵魂,培养具有现代化创新能力并以社会实践为创新源泉的音乐教育,才能使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净化中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艺术的灵魂 ,是艺术的精髓。在音乐教育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对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和声学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也是其他技法理论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和声学、技法理论课、作曲专业课与音乐创作之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并且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音乐创作贯穿于和声的教学之中,和声渗透在音乐创作教学的始终。分析、研究普通高校和声教学与音乐创作实践的模式,对音乐专业建设与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