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4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近年来,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已成为广大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德育心理契约的提出无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通过对德育心理契约的研究,发现它不但体现了德育的精神实质,使得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而且因其十分关注德育主体性的价值实现,从而能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此外,它还能利用良好的沟通促进德育双方的平等交流与相互信任,帮助实现德育效率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相似文献   
2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深刻指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又是目标与手段的辩证统一,从而划清了同"贫穷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
以TPB理论和消费者的3种角色视角为基础,对正在使用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 401 份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感知有用性、技术复杂度、网络外部性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影响不显著,互惠对感知行为控制影响显著,这表明消费者对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持续使用意向不仅受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者之间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在B2B背景下,以认证行业的顾客为调研对象,探究了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影响.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界定了服务质量的4维度结构和关系质量的3维度结构,构建了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模型.对认证行业的721家顾客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过程服务能力对关系质量有着正向的影响,结果质量对关系质量中的合作性、适应性有正向的影响,对关系氛围则没有显著影响,而过程交互质量与潜在服务能力对关系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以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新的成本-收益模型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框架,区别于侧重经济冲击相关性分析的相关研究,从名义汇率变动、通货膨胀率及实际经济周期相关性三个角度,对整个东亚地区是否适合组建货币区并推出共同货币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东亚国家组建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是正相关的,暂不适合组建一个全面而成熟的货币区,应通过一系列的经贸、金融及货币合作协议渐进地达成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6.
礼法系统起源问题是秦以降难题之一.历代《履》卦词等训释的检讨未能解答此问题.《易本命》孔子易虎论的训释揭示,星象三垣中紫微垣勾陈的数术基础是天数之纲.《山海经》三文献训释表明,“神陆吾”即“申履”,肩吾、连叔、陆吾出自一名递变,都谓尸教宣讲“履”卦.卦词亦陈述易象、历算的碓定性.尸未得,将牺牲.不从礼法的世俗邦君也不得救赎.虎象征着《履》所含礼法的至高威望.考古资料证实,华夏礼法起源于仰韶文化早期.  相似文献   
27.
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研究了供给、需求、货币政策、能源随机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与能源价格的特征影响,考察了能源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表明,产出、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因素来自供给、需求层面的结构冲击,能源价格冲击的影响相对有限.均值波动溢出效应模型的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均值层面上的能源价格与产出、通货膨胀的溢出关系较为松散,但在波动层面上则表现出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说明能源价格更容易引起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28.
“朱、王之争”是清初的全国性学术议题。而缘于“朱、王之争”总在《大学》一书,故由《大学》切入此议题便成为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津梁。清初朱子学大师吕留良沿袭这一公认的学术途辙,围绕辐辏于《大学》的核心议题如《大学》的版本和主旨、“三纲领”内涵及关系以及“八条目”中的“格物”等展开细致入微的辨析,显豁出“尊朱辟王”的学术取向。而这一取向赖其卓绝而醇正的朱子学学者的地位,相应地涵具典范的学术史意义:一是在后阳明学时代拔擢朱子学地位,加速朱子学在清初的复兴;二是助推“尊朱辟王”学术思潮的高涨,成为上承张履祥下启陆陇其的关键环节。从吕留良这一具体而鲜活的个案可见“尊朱辟王”是清初解决“朱、王之争”的主流方案,为朱子学在清初复兴并再度上升至官方哲学有先导之功,映照出《大学》诠释与学术思潮、学风递变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总量为基础,通过建立模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实证测算了各省份“十二五”期间单位产值能耗的节能潜力、节能总量及对全国总节能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30.
建立基于银行目标导向的理财产品费率模型,通过对不同目标下银行行为的讨论,得出理财产品费率调整的一个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存在使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提升程度最大的最优理财产品费率;最优费率不是固定值,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单纯考虑经济效益时,银行将调高理财产品费率;银行调高理财产品费率,将提升自身综合目标的实现程度;银行调低理财产品费率,并不改变银行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