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7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突发性事件是因不可抗力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其后果不仅给社会常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矿工、矿工家属、救助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常来严重的心理伤害.为此,有必要建立煤矿突发事件精神救助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除了政策法规、经费、人才方面的保障外,可以展开多种多样的救助方式,努力将突发事件带来的精神挫伤降到最小,以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公共空间是一个源自于和中国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欧洲社会的社会哲学概念。当运用这一概念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的城市与建筑空间时,发生从词义到空间实体的全面转换。通过对概念由社会哲学向建筑学、由欧洲社会向中国传统社会转换的简单梳理,给出中国传统社会权力公共空间的概念,并根据权力层层控制而运作的方式得出承载不同级别的权力空间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63.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当前,应针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认真反思,努力求解经济突围的出路。后危机时代我国应把政府资源投放到关键环节,把社会资源引导到重点领域,才能实现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64.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一恶一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相似文献   
65.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恶—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相似文献   
66.
西南服务团组建于1949年6月,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它是在南京、上海解放,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形势下,为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党的中心工作转向城市的精神,为满足即将解放的西南广大地区对干部的需要,由第二野战军组建的,具有军事移民的性质。在解放、接管和建设新重庆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这次移民活动的形成到完成进行了全过程、多视角探讨。  相似文献   
67.
19世纪是西方小说文体的兴盛发展时期,本文着重论述在19世纪的文化背景中小说文体的叙述转变和特点,并探究了19世纪西方小说的历史化叙述模式、抒情性叙述模式和写实性叙述模式及历史小说、浪漫小说、写实小说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68.
在管理实践中,基于多种主客观原因,为促进员工努力工作而实施的激励措施激励员工努力的方向与组织需要的方向产生或大或小的偏离,不仅影响到了激励的力度,严重的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本文在阐述激励的方向性偏差的形态与激励结果的基础上,对激励的方向性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予以实例进行佐证,同时就激励的方向性偏差的修正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9.
作为人的存在,残疾人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残疾人的价值实现与制度伦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关联。以制度伦理的视角来看,残疾人的价值不仅要求个人价值实现,而且要求社会价值的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既是残疾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残疾人价值实现的最终归属。要达成这一点,就需要以公平和正义为特征的合目的的制度安排为保障。  相似文献   
70.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界定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内涵基础上,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并结合重庆市城乡信息化发展现状,探讨重庆城乡信息化城乡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最后提出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制度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