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71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进入新世纪的当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多把笔探入到弱势群体里。作为一个正面展示城市收破烂者生存状态的小说作品,贾平凹的《高兴》源于乡土立场,直接带领读者直面繁荣都市最底层的现实,正视小人物的生存境遇,反映现代“文明”人性的冷暖和复杂,透视挣扎者的孤独和飘零。小说不仅仅在于关注当下的热点——展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之痛,更重要的是对刘高兴这个挣扎者性格的展示、精神的透视和以刘高兴为代表的农民工在城市中位置的寻找。  相似文献   
42.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43.
西南地区入境旅游时空差异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南五省市区1997—2011年旅游外汇收入为基础,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衡量相关指标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入境旅游进行时空差异演变分析,结果发现:(1)西南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总体不均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2)西南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空间极化现象显著,区域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型分布;(3)西南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潜力巨大;(4)影响西南地区入境旅游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区位交通通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4.
康伟 《北方论丛》2007,(2):125-128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陷入不可知论。中西主体间性的思维路径与理论均有不同,承认“个体的真实性”是中西主体间性理论走向融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5.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故对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对陕西省工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影响程度达18%,溢出效应为2.2%,但与中国发达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鉴此,提出针对陕西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6.
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一经发表,便引起广泛的关注,成为当时妇女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这部以女性主义视角和立场写作的文学史著作,以其新颖的思考方式、深刻的洞见对现代女性写作和八十年代之后的女性研究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47.
造物设计就是治国;治国就是设计。设计从来没有像汉代社会这样突出而富有意义。在中央,有少府掌管各种造物部门、工艺作坊与工场。在地方,有郡县工官设置;造物设计被纳入封建伦理与礼乐制度的范围之中。就造物设计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作初步论述,以期探明汉代设计艺术兴盛与辉煌背后的社会历史要素,以期唤醒当代社会对设计艺术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8.
考察《左传》,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矣",是在"观书于太史氏"之后,有感于鲁国较好地保存了记载周礼的前朝典籍,而并非看到了鲁国守礼的事实。事实上,春秋时期鲁国周礼的崩坏情况比大多数国家都严重,周礼亦不在鲁。是以,"周礼在鲁"之论成立的条件应予以二元界定:一指春秋之时鲁国对记载周礼的前朝典籍的妥善保存情况,其实质是"礼书在鲁;"或指春秋之后礼学在鲁国的兴起情况,其实质是"礼学在鲁"。  相似文献   
49.
课桌语言是学生写、刻、画、贴在课桌上表情达意的符号。研究发现,课桌语言具有许多后现代特征,如:言说主体的多样性、语言形式的游戏性、语言内容的拼贴性、语言意义的流浪性。  相似文献   
50.
略论长安绘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探索长安绘画发展的历史脉络、风格传承、演变规律及其与地域环境之间的互动。分析认为,长安绘画在隋唐时期步入鼎盛阶段;明清时期虽然在全国失去了领军地位,但是依然有少数名家崭露头角,文人绘画气息浓厚;民国时期以爱国为主旋律,以文化重心西迁为契机,形成了跳跃式的发展态势,为现代长安画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认为:长安绘画自始至终贯穿着鲜明的写实特征和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