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4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671篇
社会学   38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材料 ,对六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对岭南地区丧葬习俗的影响作了分析 ,认为三教或单独或综合地产生影响 ,使此期岭南地区的许多丧葬习俗留下了它们的烙印  相似文献   
72.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丧葬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最后处置仪式和对生命体死亡超越的一种寄托。中西方传统丧葬在举办主体及程序、墓地选址及建设、丧葬基调、丧葬用具等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外文化的不同。受中国城市化建设以及西方文化在华传播的影响,中国现代丧葬仪式开始呈现出程序化、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摒弃封建迷信的同时,中国应该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文化最强音。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四川省大凉山地区的彝族为例,针对围绕彝族的民族表象的争议,从动态的视角入手进行分析。笔者根据在美姑进行的大凉山彝族的丧葬礼仪的田野调查成果,对他们的归属集团表象的应有状态进行讨论,并对自称为诺苏集团的表象进行考察。尽管划分彝族下位集团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维系家支每个人的纽带父子连名系谱和丧葬仪礼等非日常的仪礼上唱诵的《指路经》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大凉山彝族的人们归属集团表象的现实存在与非日常性的特定场合中表现的动态的归属表象并不完全一致,后者超越了日常性交际圈。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民族识别立场。  相似文献   
74.
西周玉器造型上仍保留了原始玉雕的特色,呈现平面化的倾向,它们以线为主,且内敛规整,尤其表现在动物型写实玉器中,成组佩玉也开始出现;纹饰上继承商代仍以阴刻线为主,但线条较商流畅婉转,一面坡纹和双勾线纹开始运用成熟,借助流畅而多变的线条表现出它的形神统一,气韵生动;风格上由祭祀型向礼仪性转化,因物赋形,因形饰纹,纹饰和造型之间搭配和谐自然,整体呈现出"错彩镂金"和"自然可爱"两种不同风格。在发展历程中,其神秘狂热、勇猛尚武的宗教文化印记逐渐被温文尔雅、中和静穆的人间礼乐文化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着轻政治参与而重市场和经济参与,轻校园参与重社会参与,轻传统文化参与而以文化挑战者自居的取向。因此,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增强其文化参与意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其校园参与意识;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其经济参与意识,是切实可行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76.
《阅读与作文》2009,(4):34-35
法国人喜欢交际,但他们也很尊重隐私,无论是对个人短暂的沉思默想,还是对家人相聚时的家常议论,或是对在酒吧或咖啡店里的独处,他们都会努力防护。  相似文献   
77.
品味掌声     
掌声是什么?是礼仪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尊敬和欢迎。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常常听到。如同一日三餐,是我们生活的伴奏曲。掌声有各种各样。有的是台上的主持人,号召台下的听众,  相似文献   
78.
方琦 《北京纪事》2009,(12):30-32
8月份听一个朋友无意间说起花博会要招礼仪,我感觉这也许是份轻松露脸的好活儿,待遇也满意,就精心打造了一份简历,托朋友呈了上去。之后就石沉大海了,还好咱心态好,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一个月后有人联系我去参加培训,我喜出望外,把它视为意外收获!到了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份礼仪工作,而是讲解员。这差别大得离谱,在我看来礼仪是属体力劳动,而讲解员属脑力劳动,能力要求可不一样。经过一番痛苦纠结后,我决定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相似文献   
79.
礼仪、大清律与维吾尔族习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王朝统治合法性的信仰体系,而律是礼的具体化。清朝为维护其统治合法性就必须维护《大清律》的权威性、普遍性和象征意义。清廷在维护《大清律》在回疆的权威性、普遍性和象征性意义的同时,回疆地区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教法(维吾尔族习惯法)也在回疆的较大范围内得以继续适用,其中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最终使回疆地区的法律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中小学生的礼仪行为水准并未随其年龄的增长、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而逐步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严重缺失,体现学校的礼仪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倡导现代礼仪教育理念,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努力,克服学校礼仪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各环节相互脱节、教育过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弊端,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