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55篇
  免费   3844篇
  国内免费   863篇
管理学   24539篇
劳动科学   1468篇
民族学   8079篇
人才学   5035篇
人口学   1529篇
丛书文集   44214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9421篇
综合类   82671篇
社会学   17381篇
统计学   5121篇
  2024年   772篇
  2023年   3138篇
  2022年   1742篇
  2021年   2618篇
  2020年   2760篇
  2019年   3044篇
  2018年   1326篇
  2017年   2367篇
  2016年   3570篇
  2015年   5321篇
  2014年   12781篇
  2013年   11537篇
  2012年   13230篇
  2011年   14278篇
  2010年   13509篇
  2009年   13550篇
  2008年   15888篇
  2007年   11421篇
  2006年   10320篇
  2005年   10276篇
  2004年   9614篇
  2003年   8835篇
  2002年   7945篇
  2001年   7224篇
  2000年   5351篇
  1999年   2076篇
  1998年   1272篇
  1997年   1009篇
  1996年   731篇
  1995年   456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62.
图书简介:《材料科学探索》是一部反映我国材料科学,特别是高温合金领域重要发展和学术水平,对我国材料科学的研究以及今后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的著作。该书与时俱进增订新的内容,收录了师昌绪院士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学术论文及重要代表作,是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缩影,为当下及后人研究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权威、翔实的学术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高度语境化的研究活动,它要求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民族等语境出发,对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做出解读。本期刊发的笔谈即是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64.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65.
实践学时的嵌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的理顺、宏观与微观诸因素的协调,能够保证实践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个性化考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原典的新鲜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0.
赵元任先生所著的《中国话的文法》一书除了在学术方面对汉语语法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构建,其所展现出的学术精神也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包括对语言事实的重视、对待学问的理性态度以及跳出去跳进来的研究方法,也正是这些学术精神使得该书引起了汉语语法研究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