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意义决定形式,形式反映意义。英语的不定式和-ing在英语中作同一成分时的区别是由不定式的主观性和-ing分词的客观性决定的。主观性意义指说话人或施动者对所指的动作含有主观看法或主观设想:如计划、打算、安排、设想、决定等;客观性意义表示所指动作的具体内容或实际发生的事:如经历、经验、事实、客观存在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对限定动词的类属进行区分。限定动词按照其意义也可分为主观性动词、客观性动词和中性动词。主观性意义的谓语动词选择不定式,客观性意义的动词选择-ing分词,中性动词选择两者意义上区别不大。这种语义上的契合关系也证明了主观性意义和客观性意义是英语不定式和-ing分词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62.
从情态论讲,主观性强的句子成分可以包含主观性弱的句子成分。カラ原因节有位于主观性相对较弱的现象描述层次的,此时理应被位于判断层次的、主观性相对较高的所包含。但是カラ原因节也有一部分是位于现象描述层次的,此时它和"だろう"的关系又将如何?本文在益岗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カラ原因节与补助要素"だろう"的主观性的强弱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考察表明,当两者同时位于现象描述层次时,两者的包含关系并不确定。即カラ原因节可以包含"だろう",也可以被"だろう"所包含。  相似文献   
63.
论客观性     
本质上,客观性是一个标志事物处于意识之外之存在特性的哲学范畴,是人类对事物存在形式的指认结果。它在存在论上表征着独立性与自主性、确定性与必然性,在认识论上指示着精确性、普遍性、有效性,在社会影响上意味着正当性与合法性。追求客观性有着求真向善尚美等多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64.
李陶然 《科学咨询》2010,(17):27-27
介绍了可行性研究中关于主观性与客观性协调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根据笔者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65.
邵阳话中量词“AXA”重叠武的形式十分丰富,能表达多种语法意义,并体现很强的主观性,其语法意义与重叠式中的“x”、量词的次类以及重叠式所充当的句法成分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较可以发现,各方言量词的“AXA”重叠式在其内部构成、语法意义等方面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又存在不少差异。量词的“AXA”式重叠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可以为学界将汉语方言区分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观点提供又一依据。  相似文献   
66.
67.
68.
公司领域主流观点认为,投资人出资即取得股东资格,实则不然。任何权利都具有双重性,从这一前提出发,通过对权利双重性的重新诠释得出,股东资格的取得与投资者的投资毫无关系,投资者能否取得股东资格,主要取决于权利双重性所决定的一系列规则。  相似文献   
69.
论"回"与"次"     
“回”与“次”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专用动量词。二者分布环境的叠合与使用范围的交叉促使我们就语言中动作的量化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语义的重新调整对二者语法化过程的完成及相关的语法现象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语言的主观性左右着人们的动量选择。  相似文献   
70.
《理论界》2014,(8)
我们把"并"这类在句中可有可无的负极性词语称之为"隐身"型负极性词语。语气副词"并"经过了一定的语义演变,从最初动词语义上升成了表语气副词的否定词。"并"的特征在于不拘泥于时间的量,"并"+否定结构否定了外显性的预设,激活了内隐性的预设,还体现着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性,这些都促使"并"具有元语启动功能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