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22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南宋时期,针对相当一部分士人在国家与民族命运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廉耻之心丧失殆尽的问题,以朱熹和张栻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科举制度到了改革、社会到了重建伦常、用新的价值观念维系世道民心的时候了,他们以其特有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讲道""传道"的历史使命,掀起了书院复兴运动,以讲道而化科举为建设书院的目标和理想。其"讲道"大要在"续洙泗之正传",而"淑诸人者",无外乎为"忠君、孝亲、诚身、信友,用则泽及天下,不用则无愧俯仰,如是而已"。至于讲学的内容,则各家各派已呈现不同特色,张栻、朱熹的长处是"天理人欲之分"之剖析彰明;而"喻义喻利之论"敷阐精至,则是陆九渊的强项。  相似文献   
782.
学生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稳定运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国内部分高校探索选择了书院制育人模式。在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中,书院实施通识教育,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教育任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对学生培养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部分高校推行的书院制育人模式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现状及产生背景,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3.
宋明书院赋的发展与理学密切相关。书院是宣讲理学的场所,理学是书院教育的基本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盛衰同命。宋明理学家对书院的创建、兴复以及传播理学理想的精神使命,直接影响到书院赋的情感走向:叙说书院兴衰,并将之与圣道传承、世道人心相联系,表现出浓厚的忧道济世情怀。书院赋渗透着浓烈的朱子情结、道学情怀和对理学传统的忠贞维护。  相似文献   
784.
近代岭南文化大爆发是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转型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一般认为这一局面在西方文化刺激下形成,却往往忽略传统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这也是传统文化内部交锋的结果.文章选择以白沙学派为代表的岭南本土学术和以考据训诂为核心的清学主流(朴学)间的交流与碰撞作为考察中心,以晚清岭南传统学术的标志性人物朱次琦与越华书院和清代朴学大师阮元与学海堂这两对个案为对象,以朱次琦坚辞学海堂学长为切入角度,辅之以陈澧、顾炎武等学者学行,深入剖析近代岭南学术与中原学术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785.
宋代书院记中的教育热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记是书院题材与“记”这种散文体裁相结合的产物。宋代书院记表现了宋人丰富的教育思想,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热点问题上:其一,书院教育的目标与宗旨;其二,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其三,对伦理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86.
吴超  张之佐 《船山学刊》2006,(1):169-171
本文对2003年书院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分析,认为2003年书院研究有其如下特点:对书院管理的研究较为突出,对西部书院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乡村书院和家族书院的研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87.
明朝建立后 ,重视学校教育 ,大力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明中叶以后 ,书院由沉寂走向了兴盛 ,产生了重大政治、社会影响 ,冲击了正统的程朱理学 ,影响了社会风气 ,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学校教育 ,于是明朝中后期四次限制、禁毁书院 ,给蓬勃发展的书院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788.
宋代私学与理学的结合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私学与理学结合后,逐渐成为理学的主要传播媒介,对私学的传播者、受众、私学的传播途径、内容等方面的考察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一点.同时,随着理学的逐步正统化,私学--主要是书院也逐步官学化,私学从而与理学传播渐行渐远了.  相似文献   
789.
李伟波 《理论界》2005,(1):197-198
书院作为宋明时期一种主要的教育机构,由于受理学的控制而陷入空疏无用的流弊。十七世纪后期的实学教育家颜元,基于反理学的立场,一扫宋明书院的教育弊陋,推行一种习行教育的书院改革,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对后世的教育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790.
清代是继汉代以后中国古代语言学发展中的又一巅峰时期。清代语言学的光彩夺目与清代众多书院的小学教育密不可分。训诂教育是清代书院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一些书院通过训诂教育,为生徒通经夯实基础,而通经往往是为了明道或致用,为国家培养实才服务。在科举背景下,良好的训诂基础有利于写作科举文尤其是八股文,能够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清代书院类型多样,各种类型的书院在训诂教育的缘由上往往有别,对训诂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汉学书院是训诂教育的中坚力量,这类书院为清代训诂学乃至清代考证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