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斌志 《社会工作》2008,(11):22-2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给四川地区甚至全国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截至28日12时,汶川地震造成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19851人失踪,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4561.2765万人受灾。面对此次重大灾难.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救援,互助合作,演绎了一场全民大动员的抗灾战。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毛泽东继续发展了其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思想,提出了“组织起来”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农业互助合作的私有性质和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建国初,毛泽东在开国奠基、恢复经济过程中,通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方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道路进行了重要探索,为解决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历史教益。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提倡的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失为值得认真开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助合作学习,要体现课堂中的师生平等;互助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罗琳 《社会》2013,33(6):180-216
本研究试图通过有关农民互助合作的意识形态表达来探讨这样一个社会观念史问题:合作化在20世纪中叶的中国革命语境中究竟是如何被理解的,它们体现着什么思想观念,遵循了怎样的逻辑,其理念化的构想具体是如何展开的,且在乡村社会中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结果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并形成了哪些悖论?笔者选择以描写中国农村合作化历程而著名的当代作家柳青的小说《种谷记》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文本分析的视角来透析在其作品中所建构的当时行动主体有关互助合作的理想追求及其实践,从而分析这一理想建构发生转换的逻辑和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1)在政治和阶级分析话语的主导下,原本旨在为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组织起来”的努力却贬损了乡村中的重要生产主体--中农,同时也使得向来对乡村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发挥着“激励劳动的因素”功能的乡村经济伦理开始式微;(2)在以“为公”取代“为私”的理想道德实践中,隐含着以“公家”取代“众人”的逻辑转换;进而形成了以“公家-代理人”为中心的新“差序格局”,由此阻碍了团体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永利  建铁  张旭堂 《山西老年》2012,(10):12-15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养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山西沁县段柳乡长胜村回乡定居的39名离退休老同志,2008年自发成立了互助合作养老联谊会,通过情感慰藉养老、文化多元养老、生活扶助养老、追求有为养老等形式,不仅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概念,实现了既居家又互助合作的新型养老模式,而且自觉肩负起了建设新农村、帮助村民办好事解难事的责任,这一特殊群体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互助合作实践一以 贯之的中心主题.农民互助合作实践形态,遵循制度化建构、理想化、理性回归、完善提升的 演进轨迹和“目标导向G政府主导G自我调适”的演进逻辑,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双运动驱 动”型向“政社合一”型转变、改革开放后传统与现代由“并存”向“契合”转变的演进历程,呈 现出由基于社会交换的民间领域逐渐向基于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叠加的市场领域和公共领 域拓展深化的演进趋势.步入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共担、共赢共富新理念指导下的农民 新型互助合作重建,可以同时彰显中国底色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
将视野放开来看 ,包产到户是一场广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产物。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农业集体化加速进行 ,并进一步演变成大规模地按理想的蓝图有计划地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种尝试。在这种史无前例的动员与参与中 ,农业的发展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应。相反 ,从高级社开始处于不断的衰退中。历史有其不可忽视的参照性 ,要想深入地剖析这场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中找出其利弊得失 ,进而挖掘出包产到户产生的缘由 ,需要对传统的农业互助合作、中国共产党主导互助合作的价值关怀及其嬗变进行仔细的梳理与对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笔者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DL第一社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对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城市社区中开展社会工作以及怎样界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