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321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社会公德既是展现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又是当前中国加强公民伦理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因此,对民族宗教文化多元和谐相处的民族地区进行研究,尤其对公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作深入调研,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客观反映民族成分复杂、宗教派别多和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地区的社会公德,对构建和谐民族地区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白鸽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84-85
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首善之区,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河洛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惠及后世。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讲求的是上下、尊卑、长幼有序,推崇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等,其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一切正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3.
正本月起,小学、中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将陆续发放.虽是"一纸"通知书,但由于不同寻常的意义,备受学生和家长们的期待.由于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和制作由各学校自主决定,不少学校今年在录取通知书上"玩"出新花样,呈现集体卖萌的景象——亮甲店小学将严肃的录取行文改编成可爱的"火车旅行"版本;北京林业大学另出奇招,采用植物标本半手工制作通知书;十一学校一分校将录取通知书设计成"入场券"……(7月2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24.
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字是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先教"孝"才学"文"。《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伦理道德教育是根本,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正确的教  相似文献   
25.
贵州布依族生态伦理道德内容丰富,内涵深远,体现了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智慧,为当代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路与启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求是学刊》2017,(3):6-11
张锡勤是中国近代思想史家、中国伦理思想史家,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国伦理道德史等领域成就斐然、贡献卓著。张锡勤及其团队对中国伦理道德史的研究开创了国内数个第一:出版了第一部中国近现代的断代伦理思想史、第一部中国道德名言选粹、第一部从孔子到毛泽东的中国伦理思想通史、第一部中国传统道德范畴史、第一部从中国伦理道德产生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的道德生活史,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7.
改革开放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碰撞,进而引发了道德教育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理性思考的结果:道德教育存在的价值不容置疑。从道德教育的人文思想基础来看,它所体现的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并由此引起的价值思考;从道德教育的性质来看,道德教育具有超越与适应的统一性,它能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良好道德素质;从道德教育的功能来看,它能调节人际关系,能对社会经济活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从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来看,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实施。因此,道德教育不仅理应存在,而且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28.
伊斯兰教是以道德为本的宗教。在伊斯兰教中 ,宗教信仰是基础 ,伦理道德是核心。离开信仰 ,道德无以寄托 ;离开道德 ,信仰无以落实。信仰之路也就是道德完善之路 ,信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道德的至境。无论是伊斯兰兴教的出发点、最终目的 ,还是伊斯兰教的主旨 ,都说明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居于核心地位。阐明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伊斯兰教的真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初 ,张荫棠查办藏事、筹设新政期间 ,撰写、颁行的《训俗浅言》、《藏俗改良》倡言维新的社会伦理道德 ,在西藏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提倡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移风易俗 ,体现放眼世界、维新改良的进化论思想 ,具有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西藏独立”阴谋的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应对这两篇维新改良之历史文献予以新的解读 ,以揭示历史的真实内容。  相似文献   
30.
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发展是前进的过程、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伦理道德进步是螺旋式上升过程、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从特殊性到统一性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作者认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