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7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837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1735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大量的佛像出现在四川广汉古蜀国的玉器上(玉壁、玉牙璋、玉镯等)、象牙上。还发现有重约数十公斤、额头上镶嵌(粘)有宝石的水晶佛头上,等等,说明在当时古蜀国佛教流行规模之大、信教人数之多。起源于中国的佛教传入印度后,经过古印度人(可能含中国古羌族人)加工整理逐渐形成系统的佛教理论,沉睡近200年之后,由印度传至中亚地区各国,再传到中国汉代西域各国,最后回流到中国内地,这就是佛教的倒流现象。  相似文献   
102.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峨眉山在管理机制上遭遇了种种遗产尴尬.概括起来,(一)因"继承者"是一个模糊的法人代表,蛾眉山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潜藏了很大的危机;(二)峨眉山文化遗产是一处"活"的遗产,应该有"活"的遗产管理办法;(三)"活"遗产要保持活力,要求一个发展的思路.凡此种种,要求我们面对世界遗产有更深的考虑,并能尽快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3.
正2014年5月6日,第三届中国红安天台寺禅乐文化节在红安天台山风景区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学会会长盛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北京交响乐团首席梁大南三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受邀出席艺术节,并为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揭牌。湖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涂勇宣布第三届天台寺禅乐文化节开幕。湖北红安天台寺以"禅乐、禅茶、禅林"三禅理念,打造出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禅乐梵呗艺术团。僧众用禅乐弘扬天  相似文献   
104.
蒙藏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主管蒙藏事务的中央机构,自成立以后,它通过各直属机关的设立和相关条例的颁布,对蒙藏佛教加以扶持和管理,体现了国民政府对蒙藏地区的高度重视。蒙藏委员会的设立不仅维护了中国对边疆的主权,密切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而且对于蒙藏佛教的发展也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印度佛教属于都市(含近郊)佛教,但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却渐渐地远离都市,走上了山林化的道路,山林佛教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面对中国佛教的这样一种态势,中国的佛教思想家湛然和惠忠分别提出"无情有性"论和"无情说法"论,为"山林佛教"的合法性作论证和辩护,从而为佛教山林化提供了佛学依据。有"无情有性无情说法"以为理论支持和舆论背景,中国佛教的山林化得以不断推进,最终导致了中国山林的佛教化。山林佛教化乃是中国山林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6.
关于《五蕴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蕴论>是佛教唯识学派的纲要书,也是法相宗瑜伽十支论之一.其梵文原典在印度早已失传,但西藏布达拉宫保存有一部该论的梵文原典手抄本,2008年校订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五蕴论>不仅对佛教专门术语的定义有明确的解释,对于阿赖耶识存在的问题也有所论证.文章在详细介绍了该手抄本和校勘本的同时,对<五蕴论>的先行研究和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内容大意等情况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概述,并对阿赖耶识的存在问题也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7.
太虚《真现实论》依唯识学理,剖析、探究理性,并对康德的理性批判进行了分散但较全面的批评。康德所谓先天感性形式及知性范畴,为色心分位假法;物自体为第八识相分。意识相应分别我执似先验统觉将感性杂多摄持为"总聚假相";灵魂、神、宇宙等先验理念统一内外经验,它们起自六、七识于八识执实之俱生及分别我执;第八识总摄诸法归于见分、相分、自证分;七识缘八识见分为我是真带质境,六识分别我执的"妄相"运用只适于经验的名言来分别"人我"常、一主体;分别共相的理智能运用于经验而不能运用于物自体,但"二相"是理智本性;众缘集现之摄持力归与法相唯识;缘起性空故因果律与自由一致。  相似文献   
108.
王跃 《四川省情》2009,(3):50-50,52
在成都众多的街道中,有一条街很著名的,这就是文殊院街。文殊院街在成都人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不仅是因为这里有全国佛教重点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禅宗四大修持场所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也不仅是因为有与千年古寺文殊院一墙之隔的文殊坊,更重要的是这条街道上有最纯正的成都风味。  相似文献   
109.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位于13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城东12公里处。它北依邙山,南临洛水,东靠汉、魏时期的洛阳故城旧址。白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相似文献   
110.
来风佛潭摩崖造像为我国各地高超艺术水平、奇丽自然风光的佛教奇迹胜景之一.但关于其所注年号,至今仍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因为其关乎中国佛教艺术史甚至传播史的完整确立.对此,本文拟通过对现有文献及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精细分析来对咸康佛的历史时间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重新树立来凤佛潭摩崖造像在中国佛教艺术史和传播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