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贵州粮食产量被低估,影响了对贵州粮食供需平衡以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判断。本报告从分析贵州粮食生产条件特别是耕地条件入手,通过对粮食生产、消费和供求平衡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测算了全省实际粮食产量大于当年对应的统计产量,贵州粮食生产自给率达到90%以上,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部分优质粮食品种存在一定缺口。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高校图书采访人员的角色定位有三 :一是敏锐地把握文献信息的供求趋势 ,做一名心明眼亮的侦察员 ;二是要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 ,做一名谦和勤勉的外交家 ;三是善于精打细算 ,做一名锱铢必较的商人  相似文献   
13.
市场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者不可缺少也不能相互替代;供求平衡条件下的三种价值决定模式不能在同一时间出现,与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确定的量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时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受供求状况的影响.如果这些认识是正确的,则学术界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争论就可以终结.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水平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社会保障的性质、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及社会保障供求平衡因素和原则,并提出了确立适度保障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经济》2001,(1):11-13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需求实施管理和调控,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我区如何抓住一良好的机遇,进下发挥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民人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中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1世纪后 ,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变 ,再加之中国人口将要增加到 16亿左右 ,这些都要求中国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加入 WTO,中国粮食安全生产将面临着更严重的考验。因此 ,通过加大 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支持力度 ;减免农民负担的税费 ;调整粮食结构 ,提高粮食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 ,以应付不时之需 ;以达到粮食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区域性、时段性能源供应偏紧时有发生。究其根本,主要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的深层次矛盾引发的能源需求过快增长。分析影响能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障碍和能源供应偏紧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能源行业必须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处理好增加能源有效供给与加强需求侧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以保障能源持续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18.
应当重视农产品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问题的研究何克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我国经济已与国际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199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958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7%,是开放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乌拉圭...  相似文献   
19.
论供求缺口     
宏观调控追求的供求平衡只是一种奢望。供过于求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供不应求能够较好地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制造供给缺口,应成为宏观调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刘二丽  崔毅 《职业时空》2005,(24):60-61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研究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人才的供给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因素,对于改善民营中小企业人才结构,促进人才供求平衡,充分发挥人才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