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72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631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82.
讨论了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强化立法、严肃执法和深化普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3.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和持续发展,我国社会形势的重大变化及高校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研究高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防止培养工作走弯路、出偏差,指出法律素质培养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4.
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结构: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个是制度体系,一个是价值结构.作为制度体系,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已经有完整的表述.作为价值结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再一次被概括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一个制度体系总是由特定的价值结构支持的,分析价值结构便成为理解制度体系的钥匙.政治的价值结构的各个要素分别具有价值上的应然性与合理性,彼此在功能上是一致与互补的;在价值结构内部是"有机统一"的.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价值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重新排列与分布,使得各要素的界定都有继续进行调整的必要,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革新以及随之而来的党国关系的革新.这种革新能够使价值结构内部的冲突性紧张变为调适性紧张,以保证价值结构的活力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85.
本文针对一些同志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 ,就依法治国的含义与实质 ,主体与方略 ,依法治国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三个重要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6.
《21世纪》2012,(Z1):135
"五岳论坛"是刘家琛会长提出的在法制建设领域开展的高端学术性研究活动,在党和中央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取义于"执法如山",强调执行法律的信念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87.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它来自人民的“常识、常理、常情”,体现人民的意志,任何违反人民意志和“常识、常理、常情”的法律都不是真正的法。任何违反“常识、常理、常情”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法可以保护先进思想,但绝不能用法律来强行推行先进思想。如果用法律来强行推行先进思想的实施,就会违背“常识、常理、常情”,从而就会导致一种违法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88.
王石川 《21世纪》2013,(5):51-51
要通过对一起起司法个案的公正处置,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深熔铸于公众的心中"我还要上诉。"日前,"上访妈妈"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案被一审驳回,走出法庭之后,她掩面而泣,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无独有偶,浙江杭州强奸冤案当事人张高平出狱后,表达了相似的心迹:我这十年吃尽了苦头,流干了眼泪,但是我的心没死。我始终坚信法律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8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治国方略。本文从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分析了“以德治国”的内涵及其意义。一是从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角度 ,阐明“以德治国”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二是从道德与法的关系角度 ,阐明它们的相互弥补作用及共同推动人类文化发展。三是从党性与德性的统一角度 ,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民服务既是建党宗旨、党性原则 ,也是最高的道德范畴。社会主义道德与以往的道德虽有继承关系 ,但也有本质区别 ,它是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为指导 ,以“五爱”为基本要求 ,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落脚点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道德  相似文献   
90.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体现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法治之路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