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2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21.
长期以来,东亚在"立公灭私"和"立私灭公"的语境下,其社会的"志愿主义"发展受到极大的抑制,现有的少数志愿行动亦被压缩在"无私利他"范围内,难以展开。如何在"活私开公"的理念下,推动东亚志愿行动从精英转向普通人,努力从普通个体公民真实的生活中开出公共性,从小团体"共同性"中开出公共性,便成为东亚社会"新公共性"构建的关键。东亚应努力走出公私间的紧张与对立,在"活私开公"中奠定志愿主义的基础,并进而实现制度创新,寻求东亚志愿行动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2.
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政府必须将公共利益作为政府行为的首要原则,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表现出了利益化、法外化、低效化的不良特征,导致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本文讨论了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的现实原因,并提出了规避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3.
对政府购买不仅要做“规范性导向”的研究,还需进行“价值性导向”的分析.由于购买主体的特殊性、资金的财政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及监管评估的全民性,决定了公共性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在属性与客观要求.当前政府购买服务在各地实践中有诸多探索,发展出不同模式,如购买岗位制、购买项目制等,但普遍呈现公共性不足的特征.因而需要通过发展多种购买主体、发展公共服务组织与机构、设立公众需求表达机制、评估上加强公众参与等策略而优化并提升购买服务中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4.
近年各种“返乡记”记录了一些农村道德问题引起国人的关注与争论。理性思考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村改革总体性成就的评价以及未来农村发展的指向。坚持历史的、辩证的理论视角,当前农村社会道德状况总体向好、主流积极;而当前农村存在的道德问题只是伴随农村社会发展进步而来的阵痛;农村变革发展在带来问题的同时也为问题的解决创造着必要条件;重构“集体”将是消解当前农村社会道德问题最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25.
村落空间是村落历史的沉淀。不同于熟人社会研究的关系取向,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视角,基于南方村落的空间图式阐释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祠堂-阳宅”的平面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自然生命升华为道德生命的日常生活路径,而“庙宇-阴宅”的纵向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应对日常生活断裂的宗教生活模式。风水的空间实践镶嵌于村落空间图式,并促进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化和立体化,而村落空间结构维系了村落熟人社会的公共性。可见,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是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秩序生产的统一。现代性力量逐渐抽离了村落空间的历史底蕴,释放了空间权利意识,导致村落空间结构破裂与熟人社会秩序紊乱。立足村庄社会的空间治理是突破村庄空间利益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6.
公共阐释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开拓是完善阐释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学人试图建构中国阐释学的努力。阐释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目的是实现意义的澄明。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还应依靠人类理性和感性的公共性。离开公共理性和公共感性,理解不可能,阐释更不可能。公共阐释存在于各种门类阐释学之中,但是,它所面对的却不是门类阐释学的对象,而是一般阐释学的对象。一般阐释学有公共阐释问题,门类阐释学也有公共阐释问题。公共阐释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它是一般阐释学的组成部分。公共阐释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着充分的合法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张蕊 《理论界》2013,(10):157-158
自媒体传播中尚存公共性缺失的现象,包括自媒体传播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谣言,传播主体缺少独立判断;自媒体传播的内容有限,对公共问题和重大事件的参与尚未得到有效开发;自媒体传播中传播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专业知识的匮乏和责任认定的缺失,也影响着其公共性内涵的丧失.基于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缺失,应该鼓励自媒体传播主体慎议和自省,培养良好的公共话语,同时保持自媒体传播和主流媒体传播的平等性,并且制定灵活的谣言纠察机制.  相似文献   
28.
社会学从创立之初就以批判性关照着社会秩序问题的产生。将社会学引入中国的初衷更是担负着一代知识阶层希望富民强国、振兴民族的强烈期许。面对市场化的汹涌浪潮和社会急剧变迁的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学需要重新检视并倡导其固有的批判性和公共性品质。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语境下,社会学家需要由专业知识分子转向公共知识分子,社会学需要完成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转变,以彰显其传统在实践中的力量,实现学科故有的价值诉求并为自身确立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9.
论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与利益共同体的社区,其本征乃公共性.中国及至东方社会的传统社区,公共性短缺,行政性凸显.传统在现代的延续使当前中国社区之公共性依然缺失.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应以实现社区的现代性转型为宗旨,其要津乃填充、实现社区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30.
作为公民成长的一种基本方式,"公民学习"(civic learning)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民教育理论关注的焦点,以促进公民性为主旨的公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性活动.公共领域是公民学习的最佳场域.公民获得知识、能力和美德的有效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