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2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把近代以来东亚社会在建立民族国家进程中形成的以“官”为主要承载者的公共性作为东亚公共性的“典型构造”或“旧公共性”的话,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东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背景,中日两国先后出现的见之于NPO和福利政策的非政府、非市场的“新公共性”诉求,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跨越国境的公共性构建活动,则是一种典型的“新公共性”。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进程,其进一步的成长和推进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东亚在直面公共性问题挑战的同时应努力突破欧美中心主义,充分注意东亚公共性构造转换的一系列特殊的制约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2.
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平日的角度来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3.
社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场域,孕育着丰富的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的本质要素,是社区生命力源泉。但是,在现代化浪潮推动的社会变迁中,社区社会资本整体上处于衰落状态,社区生命力源泉日益枯竭。曾经的社区已成为"一个失去了的天堂"。为留住"远逝的天堂",复兴昔日的温馨共同体,亟需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实质在于培育社区社会资本,营造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实现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4.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源自urbs,本义为犁具。作为语言原型,犁具具有自组织的特性,也蕴含着结构和秩序。而urbs也演化成order等词。象征意义上的犁具耕耘构成城市生成的路径依赖。"方"的字源也是犁具;其基本义与构造、原理等相关,由此建立城市的公共空间。"方"城空间是"公"的强势空间,是"公"自身发展带来的容器空间("公"与"容"同源)。在此容器中,"容"本身的阴阳交合带来了公共空间的归属性。而公共之"共"既显示了城市的神圣性,也提示其公共物品的世俗性。最后城市与政治的内在关联集中体现在"正"的原型结构——"囗-止"模式中。其中"囗"代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功能,"止"代表了进城者的融入和认同趋势。由此城市化与公共性发生本源的关联,也显示当下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思路。  相似文献   
55.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湛  曹鹏飞 《齐鲁学刊》2005,(1):121-126
公共性是世界的固有属性,与人类事务关联的世界的公共性对人说来更是具有直接的型构功能和价 值理念意义。自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人类社会逐渐分化开来以后,公共性就成为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重要维 度。自现代社会建立以来,如何确立一种具有合法性的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维护世界本来固有的公共性本质,并 把这种既自然又人文的世界公共性通过人的活动自觉地还原出来,就成为当代人类社会追求公共性的特定诠释和 意义。公共性在当代所面临的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自洽公共性与泛公共性等的矛盾,都 是需要我们认真关注和克服的。  相似文献   
56.
陶庆 《文史哲》2005,19(2):141-149
学界对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概念工具存在理解歧义与混用,“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两者均超越了中国化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特殊国情,“资产者公共领域”可能是更实际的学理研究路径。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领域中间,是一个广泛、深邃的市民社会转型地带,并呈递进式状态,朝着市民社会的终极方向演进。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理研究角度应是民间商会基础上的“资产者公共领域”,而非公共领域甚至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57.
为了摆脱现代理性的困境,当代西方思想家们重新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思想。其中,罗尔斯在人们的多元价值取向下达成"重叠共识"的"公共理性"思想最值得探讨和借鉴。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思想不但明显超越了那种在唯科学主义思维方式下制定的对某种统一不变的本质或原理的寻求——被称为"现代性危机"——的理论色彩,而且保留着现代性的理性主义菁华部分,与其他人的理论相比是更胜一筹的。  相似文献   
58.
私人性与公共性--公共权力的两重属性及其归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私人性和公共性角度来分析公共权力的属性,并探讨公共权力的合法归宿。本文认为公共权力的私人性是公共权力的主体依赖性特征,它具有不断占有社会资源的倾向,这一倾向容易造成对他人的支配,成为控制性权力,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公共权力公共性的本质,并提出应该以公共性为价值目标用行动权等概念来重新解释和构建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59.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正处于试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公共性流失的角度来剖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来治理公共性的流失,以使大学生群体获得良好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60.
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矛盾的求解由来已久,在长期的历史中,这一矛盾被转化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或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矛盾问题。黑格尔希望以理性国家来升华市民社会,卢梭寄希望于个人的心灵默契,哈贝马斯等吁求在公共领域中对公共权力进行批判和监督,马克思则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导致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对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双重超越,达致自由人的联合体。在今日中国,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的理想为旨归展开公共性批判,尽可能地达致普遍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