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华民国宣告统一后的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仅执政三月即辞职,并致整个内阁解体.以往论者多将唐之辞职与"王芝祥事件"相联系,认为是袁世凯不履行<约法>所订内阁责任制而"逼"垮了唐内阁.实际上,唐绍仪辞职及第一届内阁倒台是当时政府所面临的行政困难、民国初建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当时的民主制度设计与社会局势的不相适应等等因素造成的.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执政短暂是民初宪政道路曲折的表现,是那一段历史演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福田赳夫内阁积极奉行"全方位外交",一方面积极谋求与苏联发展关系;另一方面力图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而不至于开罪苏联,超然于中苏对立之外。这种在日苏及日中之间开展"全方位外交"的举措终因苏联方面缺乏应有诚意而失败。福田转而在美国的支持下将推动中日缔约作为自己任内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福田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全方位外交"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下很难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陈亦权 《东西南北》2010,(11):52-52
2010年6月8日,菅直人上任日本新首相,在他的新内阁成员名单中,有一位名叫莲舫的女子。虽如今女性从政并不少见,但她却是日本历史上首位挤身内阁的华裔女子!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 ,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排除种种阻力与干扰 ,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政绩 ,缔造了所谓万历新政。但是身后遭到不公平的待遇 ,令人感慨系之。后人在复述这一段历史时 ,在赞誉他的同时 ,导致一种过于讳言其过的倾向。本文透过四个方面的剖析 ,意在窥探这位政治家的内心世界 ,以显示历史的另一面 ,更接近其真面目 ,并非故意抬杠 ,做什么翻案文章  相似文献   
15.
浅析90年代以来日本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桂芬 《日本学刊》2002,(4):93-109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所谓“结构性问题”成为日本朝野公认的社会顽疾。为此 ,村山、桥本、小泉内阁都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改革计划 ,这些改革均可广义地称之为“结构改革”。然而 ,村山内阁的改革仅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 ;桥本内阁的改革计划抓住了结构性问题的症结 ,但由于对形势的认识和对困难的估计不足 ,改革半途而废 ;小泉内阁的改革决心似乎更大 ,但实际上改革的思路并未超出前任的设想 ,有名无实的改革计划难以长期得到国民的认可和支持 ,而恐怖事件的爆发和世界经济不景气增加了又其改革的难度 ,其不得不从结构改革转向克服通货紧缩 ,“结构改革”的前景亦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青岛画报》2015,(4):38-41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3月23日病逝。作为新加坡开国之父,他为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在这50年里,李光耀长期执政新加坡。在他执政期间,新加坡创造了在一代人时间里变身发达国家的奇迹,从196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400多美元,到1991年超过1.4万美元,再到2013年的5.5万美元,不断跨越发展,全球竞争力名列前  相似文献   
17.
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周建林关键词:宋教仁,袁世凯,政党内阁,国民党宋教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其毕生追求的目标。民国初年,宋教仁倡导政党政治,并致力于组建国民党,企图以“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  相似文献   
18.
王晔 《东西南北》2014,(24):24-25
在最后一次演讲上,57岁的哈米德·卡尔扎伊口无遮拦,和在阿富汗总统任上还要有所顾忌不同,卸任时的卡尔扎伊对盟国美利坚放手一黑。 此前他支持的候选人、71岁的内阁部长在选举中仅列第三,一位如此年长的继承人,可能是卡尔扎伊试图用别的方式继续保持政治影响力。在过去普京曾经和梅德韦杰夫完美合作过。 卡尔扎伊是一位天才演说家,在总统府阿格宫前后作过几十次演讲,他演讲有着诗朗诵般的优美节奏,很有说服力。这位曾经留学印度的国际关系学硕士能讲阿官方语言普什图语以及达利语、乌尔都语、英语、法语和印地语。  相似文献   
19.
印度总督寇松主张以武力入侵西藏,消除俄国对英属印度的威胁,强化英国在藏优势。荣赫鹏兵侵拉萨是其“前进政策”的主要举措。此时,英国内阁尚无完整的对藏政策,故而对寇松政策予以默认。《拉萨条约》签订后,英政府不同意寇松支持的750万卢比赔款数额,要求改为250万卢比。寇松在压力下,不得不照办。  相似文献   
20.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尽管唐绍仅曾是袁世凯的亲信,且因热衷于共和而被南方革命党人所接受,就其政治历练与交通系背景来说,也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合适的总理人选.但他终为袁氏所摈弃,施用种种手段,摧垮了唐内阁.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政外交的抱负;内阁组建后亦承续南京临时政府的建政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唐内阁的各项政策,形格势禁,未能有所展布,但唐氏本人促成南北统一、希望促进孙袁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的愿望,还是应当肯定的.唐内阁是近代中国民主宪政从理念进入实践的最初尝试,大力推动了民初的宪政建设,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