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35篇
  免费   1627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管理学   7909篇
劳动科学   569篇
民族学   575篇
人才学   949篇
人口学   601篇
丛书文集   11145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169篇
综合类   19884篇
社会学   2256篇
统计学   958篇
  2024年   503篇
  2023年   1921篇
  2022年   1073篇
  2021年   1935篇
  2020年   1850篇
  2019年   1500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113篇
  2016年   1302篇
  2015年   1901篇
  2014年   3618篇
  2013年   2487篇
  2012年   2751篇
  2011年   3042篇
  2010年   2642篇
  2009年   2751篇
  2008年   2936篇
  2007年   2164篇
  2006年   2016篇
  2005年   1819篇
  2004年   1675篇
  2003年   1559篇
  2002年   1264篇
  2001年   970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思维的意义上,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存在着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府架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五个维度的内在结构。以2003年"非典"疫情至2013年"芦山地震"十年间的重大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案例研究,讨论中国应急管理在这五个尺度上的结构变化。总体来看,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固化与结构演进并存,目前以结构固化为主,但也存在推动结构演进的动力。通过归纳逻辑和类比方式,可以对中国应急管理的结构固化进行理论概化,提出"彗星"结构与"彗尾"效应,形成关于中国应急管理结构变化的理论命题。中国应急管理脱离结构单独推进是陷入目前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国应急管理的发展需要回归结构,顺势而为,推动应急管理的结构演进。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分析高校共青团育人服务机制发挥的作用,提出高校共青团工作育人服务机制的建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共青团的建立,优化育人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剖析了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科技投入不足,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四是专业培训力度不够,五是工作人员状态不佳。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档案事业体制机制建设的四条意见建议。分别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科技兴馆战略、强化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和努力构建档案事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84.
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国理念呈现出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轨迹,内在蕴涵两种价值理念的转向: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失重向平衡转换;二是社会管理导向从重视生活质量向关注社会质量转换。引自欧洲的社会质量概念逐步嵌入于这两种转向过程,同时,其也为诠释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新时期社会治理研究不应忽视社会质量取向,应在个体实现与社会发展互动统一的视域下,建构以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信任为价值基础,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85.
尽管“道德缺失”是转型期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但当代的“道德缺失”现象并非严重到了危机阶段,中国古代也不是“道德天堂”。今天的道德困境可以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种问题的解决,需依靠有效的维护机制作为保障。落实到根本,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86.
公务员退出困难是长期困扰中国的一个历史性难题。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可以为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创新提供合适的视角和分析方法。突破公务员退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必须跳出体制框架,撬动其他一些关键领域的变革。应以兼具包容性与跨越性的视野与胸襟,合理吸收、借鉴西方不同阶段的理论和经验,为制度创新提供合适的价值指引。借用公务员管理体系的外部性力量,打破垄断性制度供给。通过完善编制管理和公共预算预制,为退出机制创新提供硬性约束。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问责机制,为公务员退出机制创新提供标杆效应。同时,建立分级分类考录与多元化灵活雇用机制,以目标、沟通、改善为路径创新考核制度,全面建立公平融合型养老保险制度,为退出机制创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7.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变化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情境和互惠文化背景,其特有的社会情境通过影响群体情绪存量推动着群体行动的发生和变化。基于湖南某县三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表明,在情绪存量递增的过程中,个体情绪不断被激化,逐步实现群体行动的情绪动员。在情绪被充分动员的基础上,乡村社会固有的互惠文化通过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者积极性、防止群体成员"搭便车"以及动员内外部资源参与群体行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整合了资源,促使群体行动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8.
国家安全问题历来牵涉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点与核心。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突破触发国家安全问题,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不仅面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面对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安全形势的变化,更受到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安全治理风险冲击。因此,通过提升国家安全风险意识,构建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国家监督和加深国际合作来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同时为国家安全治理提供反思路径。  相似文献   
89.
9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治理机制。社会调节作为一股独立的治理力量,为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社会调节中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功能,能够综合发挥社会调节的优势。我们应从全面理解顶层设计,明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边界,重点支持矛盾化解社会组织,推动居民自治四个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