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232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204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155篇
理论方法论   311篇
综合类   3710篇
社会学   264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无论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刑法实践上,刑法因果关系都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而刑法偶然因果关系能否成立的答案则存在于内外因对立统一原理、必然性与偶然性对立统一原理、因果性与必然性、偶然性辩证统一原理、原因与条件的区别之中,并在刑法实践中得到最终验证。如果刑法偶然因果关系难以成立,则刑法必然因果关系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22.
23.
毕沅幕府是乾隆中后期最大的艺文幕府,汇聚了当时各派一流的文章家,其中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学诚等对以洪亮吉等为代表的骈文派及汉学派展开了激烈的攻击,章氏力主"古文必推叙事",力挽古文衰落的局面.面对史学派的批评,毕沅幕府内以洪亮吉、汪中等为代表的骈文派表现出了打通骈散、兼容并包的倾向.毕沅幕府骈文派的巨大创作成就为后来曾燠、阮元等幕府对骈文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骈文能够在嘉道之际与桐城派古文相抗衡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4.
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去透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值得趋避的经验与教训,是城市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作为一个聚焦点,可以涉猎城市规模、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以及地理、历史、人才、经济、技术,城市管理机制、生态机制、监督机制和应变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也都是当今世界性"城市化"浪潮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5.
卢芦 《伴侣(A版)》2007,(4):39-39
<正>28岁的林梅结婚两年了,没有流产史,也没有服用过避孕药。一年前她出现了月经推迟的现象,两个月前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给她打了黄体酮之后月经来了,这让林梅颇感安慰。但是第二个月,月经仍然迟迟不来。林梅赶快到市区医院咨询。  相似文献   
26.
5月8日9时17分,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奥运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之巅熊熊燃起,创造了奥运圣火登顶世界第三极的全新纪录,缔造了人类奥运史上的又一壮举。珠峰圣火是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的绝佳诠释,同时也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奥运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7.
辽代贵族妇女社会作用巨大。在社会政治生活、军事生活 ,家庭的生产管理 ,子女教育 ,精神生活中的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都显示了她们的卓越才能 ,为辽代社会的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以及文明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这一切并不说明辽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 ,它依然是夫权社会  相似文献   
28.
高铭暄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在刑事立法、刑法学研究方法以及刑法专门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刑法思想体系,为新中国刑事法治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中国刑法学科的建构、繁荣与拓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9.
法治的精义在于保护人权,刑法的目的和终极归宿也在于保护人权,人权刑法是法治背景下的刑法之应然形象.人权刑法的实现,有赖于对刑法的存在根据和目的的重新认识,有赖于对罪刑法定主义忠诚维护以及刑法解释上的遵循刑法客观主义的理路.  相似文献   
30.
三国时,随着蜀汉政权的政治重心向西南地区靠近,国家刑法更有了实践的条件与基础。两晋南北朝时期,虽政权屡经更替,国家刑法仍然通过地方行政官员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姓而得以直接或者变通地实施。而当地的刑事习惯法,有的则已开始受其原始宗教或外来宗教的影响,形成这一阶段西南少数民族刑事法律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