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13篇
  免费   2124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管理学   19097篇
劳动科学   1080篇
民族学   1905篇
人才学   2602篇
人口学   1050篇
丛书文集   18899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016篇
综合类   33710篇
社会学   7238篇
统计学   9137篇
  2024年   435篇
  2023年   1491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1256篇
  2020年   1263篇
  2019年   1250篇
  2018年   648篇
  2017年   1209篇
  2016年   1751篇
  2015年   2517篇
  2014年   6101篇
  2013年   5227篇
  2012年   6526篇
  2011年   7415篇
  2010年   7130篇
  2009年   7820篇
  2008年   7885篇
  2007年   5690篇
  2006年   5085篇
  2005年   5069篇
  2004年   4302篇
  2003年   4121篇
  2002年   3290篇
  2001年   3372篇
  2000年   2760篇
  1999年   1090篇
  1998年   665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283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01.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1960—1975)》是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领域的成功范例,规划内容通过州宪法性效力、州法律法规性效力以及行业约定性效力三种形式发挥作用。准确把握关键问题、秉持院校自治理念、深入开展调研等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规划应当坚持治理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和系统论理念,对区域高校定位作出合理预期与安排,引导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106.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10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周期视角下的金融风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借鉴BIS采用的BP滤波方法,利用我国31个省2005-2018年信贷、信贷/GDP、房地产价格的季度数据提取各省金融周期指数,并计算不同省份间的金融周期一致性指标,观察金融周期在地区间的同步性行为,依据金融周期的峰值点和谷值点划分金融脆弱期和金融恢复期,采用信号提取法设置房地产价格缺口值和杠杆率缺口值的阈值,并据此分析不同省份所处的金融风险状态,提出对地区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应该存在一个平衡的尺度点 ,这个尺度点与外在的国际环境和内在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国有经济及其变形形态 ,并描述了其运行规律。文章强调 ,社会人的公私二像性特征是深刻理解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