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化需要同中国文化的特别是人文文化特点和先进性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结合,是欧文化创新之始;中国文化对当时欧洲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供思想资料,形成他们理性的批判旗帜;2.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为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主义理论提供例证和榜样;3.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性和国家治理的经验给予启蒙思想家以启迪,提供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思想参考;4.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启蒙思想家提供借鉴和理论根据,促进了他们关于博爱观念的形成。可以说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2.
20世纪同龄人冰心持续近80年的创作史及其作品接受史,使冰心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成为无可替代的独特存在。冰心倡导的爱的思想,体现了进步人类的高贵理性和伟大力量,代表着人类和谐共存的文化取向,对于解决人类的共同出路,且有无庸置疑的积极意义。冰心的博爱精神,将伴随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示其深刻而永恒的精神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基督教中的伦理道德意识 ,不仅是曹禺早期剧作的主要思想来源 ,而且也是剧作中各类悲剧人物的灵魂和艺术创作方法的依据。可是长期以来 ,人们只能 (只愿 )接受曹禺戏剧中为时代主流思潮所能容忍的部分 ,对曹禺受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这一事实却只字不提 ,这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104.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他出生在黎巴嫩,长在美国;出身于基督教马龙派家庭,却有反叛宗教的性格;他精通母语阿拉伯语,又能用英语写作:他住西式楼房、用欧洲壁炉、喝阿拉伯咖啡、用中国红木酒杯喝威士忌、吃猪肉香肠……总之,他的作品既充满东方情调,挟带着黎巴嫩山野的神秘,同时又饱蘸西方式的激情,充满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的讴歌.  相似文献   
105.
"博爱"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孙中山把"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视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博爱"思想,多次把"博爱"题词分赠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赢得世人对他的尊敬与好评.孙中山的"博爱"观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孙中山无穷之希望,是伟大之思想."博爱",就是爱我中华,爱友好的国家、民族和人民.通过"博爱"来宣示中华民族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全人类的友好、和平和合作、发展的愿望.这一思想体现了孙中山的宽阔胸怀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对实现世界和平及中国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十多岁的孩子能做些什么?华裔女孩林心瑜用博爱的胸怀和非凡的才智,给了世人一个惊人的答案。这位旅美少女成绩优异,语言、艺术、科学、音乐等都是她擅长的科目。更令人称道的是,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越年龄段的博爱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她曾在哥哥的指导和帮助下回收老旧计算机,然后精心改装整修,捐献给贫穷家庭。她还通过各种渠道,把她的作品捐赠给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学校。博爱与才智结合起来,会创造出一个怎样的奇迹?长期以来,林心瑜关注社区里居民的生活状况:许多居民因无法负担高额的暖气费而受苦。更可叹的是,孩童们也跟着受冻,在严寒中度日如年。2008年,罗得岛州举办了一个能源解决之道的展览会。会上,一项内容吸引了十岁的林心瑜:如何将废弃烹饪油转化为环保生物柴油。林心瑜一边细心观看,  相似文献   
107.
托马斯.哈代在其作品中着力张扬了祛除宗教神秘成份后的基督精神。在他看来,以博爱、宽恕、牺牲、纯洁等价值观念为其内涵的基督精神,是人类社会幸福和谐的根基,是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的保证,是医治宗教和社会痼疾的良方,是通向世界大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8.
平等、博爱之谬,已详前文申论。此篇论自由,非欲否定自由,而是认为,孔子之学虽无自由之名,却有自由之实。人苟能行中庸之道,便可得到最高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9.
在谈及养生秘诀时,一代大师季羡林总是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有术。"季老的养生术是和宇宙融为一体的"大智慧",是他那平和、博爱的胸怀和"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的心  相似文献   
110.
孟子“推恩”说,上承孔子“忠恕”说,下开理学家“万物一体之仁”说,典型地体现了儒家文明。“推恩”乃儒家“仁爱”之术,是指人藉推己及人的方法将人之血亲情感普遍地诉诸他人。将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以及基督教“博爱”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墨家的“兼爱”,计较在交相利,基督教的“博爱”考量在契约回报;提倡契约上的平等回报,其实也就是在提倡利益计较,则较之墨家“兼爱”及基督教“博爱”,儒家“仁爱”显然具有非“功利”性、非“契约”性之特色。就精神文明形而上而物质文明形而下来说,儒家“仁爱”因倡导无“功利”计较的泛爱众,在精神境界上要比重“功利”考量的“兼爱”及“博爱”更贴近人的基本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