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34篇
  免费   2755篇
  国内免费   889篇
管理学   17571篇
劳动科学   1407篇
民族学   3459篇
人才学   3186篇
人口学   523篇
丛书文集   30391篇
理论方法论   6437篇
综合类   73339篇
社会学   13906篇
统计学   2359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934篇
  2022年   1241篇
  2021年   2177篇
  2020年   2570篇
  2019年   2596篇
  2018年   1084篇
  2017年   2280篇
  2016年   2937篇
  2015年   4884篇
  2014年   11193篇
  2013年   9112篇
  2012年   9342篇
  2011年   12713篇
  2010年   12623篇
  2009年   12806篇
  2008年   11835篇
  2007年   8744篇
  2006年   7520篇
  2005年   6354篇
  2004年   5893篇
  2003年   5225篇
  2002年   5032篇
  2001年   4239篇
  2000年   3043篇
  1999年   1473篇
  1998年   869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体现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广东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增长迅速,但受制于创新体系不够完善、成果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不够完善、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等问题,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针对现有问题,该文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期推动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3.
每当先进的发展制度开始取代落后的发展制度时,整个世界格局就会进入重大的转换阶段。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局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新时代下的中国作为前两次历史变局影响的客体,曾经既是先进发展制度取代落后发展制度的受益者,也经历过作为落后发展制度主体而被先进发展制度冲击的过程。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先进发展制度与落后发展制度交替的历史变局阶段,作为第三次重大历史变局的主体,在三次千年历史变局叠加的背景下,能否有效地认识、适应并改造利用前两次历史变局的经验与教训,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领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决定中国在本次历史变局中能否顺利成为先进发展制度的主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54.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进行了历史性变革和系统性重塑,然而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机制优化、机构设置细化与整合、运转协同和效能提升仍未完全到位。回溯机构改革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为政府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构建阶段,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机构建设最富成效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机构建设强调权能配置和人员构成的民族性,逐步差异化设置机构、探索单一制下政府机构平衡设置等历史经验,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合理汲取历史养分,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法制体系,明晰特殊性职权和民族性职能,健全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机制,创新改革模式,强化地方参与性,切实破解改革难题,推动政府自身建设持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55.
乙福青 《生存》2020,(5):0094-0094
现如今,阅读型“微写作”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考语文卷中。但是,微写作是新兴的高考题型,很多一线教师由于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控好。由于当前微写作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探索中,因此,笔者立足于教学实践案例和此前研究基础之上,加以剖析和研究,从实际出发,谋求高中语文阅读型微写作的高效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师开展微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6.
李树芬 《生存》2020,(12):0167-0167
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词语——倾听,新课程赋予我们一种新使命——学会倾听。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倾听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我对本校低段语文常态课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发现我校低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造成倾听能力滞后。经过对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分析,我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如何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与实践。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总结出了四条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1、儿歌落实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2、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倾听质量。3、追求艺术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4、设计专项训练,提高倾听能力。这四条策略已在我校低段语文课堂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7.
在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论战中,有一个不容回避的分歧焦点:如何看待人的自由意志。基于神经科学的里贝特实验,我们的基本结论是:(1)即使当代科学为历史非决定论提供了量子力学的实证依据,也不应当无视一个基本事实,即当代科学也为历史决定论提供了神经科学的实证依据。(2)人们可以从逻辑上拒绝历史决定论,但却不能无视里贝特实验对自由意志所做出的否决性检验。人们可以指责里贝特实验只是刻画了“物理现象”,而忽略了“心智现象”。但是,这种指责若要有说服力,就必须为“心智现象”提供实证检验,而不能仅仅给出“心智现象”的哲学思辨或“意识活动”的逻辑猜想。(3)即便科学实验证伪了自由意志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人们从此就不再对自己的一切行为,包括违反既定的公序良俗甚至违法行为负责。(4)虽然里贝特实验并没有为否定自由意志提供终极判决,但是,里贝特实验的价值就在于,它对那些否定历史决定论的判决提供了相反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8.
《北方人(悦读)》2020,(4):13-13
鲁迅:顺其自然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鲁迅与周海婴一起生活了7年,称其为“小红象”,因为周海婴刚生下来时皮肤红红的,所以叫“小红象”。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解释:“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这足以显示出父爱。  相似文献   
59.
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人”这个同一性概念的差异化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1)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思考;(2)“人”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以及(3)对作为一种现象的“人”的本质,尝试进行现象学的分析描述。从现象上看,人既是一种“能在”,也是一种“应在”,正因如此,人才有目的地、应然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通过其符号化能力而具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因此能够积淀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自身朝向未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0.
《出三藏记集》记载了我国东汉至南朝齐梁年间的佛经翻译情况,是佛经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记集》从四个方面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翻译思想和实践:僧祐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角度对翻译的看法;译经僧们多用“出”表示翻译;佛经翻译原文多为胡本;译场的基本结构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