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51篇
  免费   1961篇
  国内免费   422篇
管理学   7496篇
劳动科学   387篇
民族学   3440篇
人才学   1459篇
人口学   298篇
丛书文集   19386篇
理论方法论   3972篇
综合类   36467篇
社会学   5258篇
统计学   1471篇
  2024年   278篇
  2023年   1135篇
  2022年   643篇
  2021年   1144篇
  2020年   1304篇
  2019年   1403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1138篇
  2016年   1580篇
  2015年   2634篇
  2014年   5683篇
  2013年   4756篇
  2012年   5872篇
  2011年   6259篇
  2010年   5692篇
  2009年   5548篇
  2008年   7441篇
  2007年   5308篇
  2006年   3799篇
  2005年   3617篇
  2004年   2734篇
  2003年   2443篇
  2002年   2457篇
  2001年   2138篇
  2000年   1669篇
  1999年   748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倡议与创新性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应对当前全球风险挑战的需要,更与世界历史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联合的规律性趋势相一致,是世界历史向更高阶段发展过程中一个可能的“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中,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间关系是现阶段历史发展的焦点所在,并集中表现为两制国家间关系。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对两制关系内在对立性的超越,在差异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中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前进,促进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994.
《唐人试帖》刊印之初正值清代康熙时期神韵诗学盛行之时。毛奇龄试律诗观如“浑然无迹”、强调“气象”脱离不了当时的诗学风尚。之后的上师大本《唐人试帖》墨批与毛氏评解比试律诗观有所发展,体现出重视自然与关合应试的矛盾;乾隆时期纪昀之《唐人试律说》则更强调合乎“法度”和“切”题。这显示出康熙末期至乾隆早期试律诗学观由空灵到质实的倾向。一方面,清代试律诗学的成熟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从毛奇龄到纪昀,清代试律诗学也与清代古典诗学的发展密切呼应。  相似文献   
995.
以国内外4种社会学顶级期刊的论文为语料,采用量化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英语和汉语论文主位推进模式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篇信息结构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英语论文往往呈现多种主位推进模式,更倾向于采用与研究话题相关的名词短语来构建主位链,而汉语论文中主述结构更密集,更倾向于使用非常规主位,采用与研究者相关或指示性的代词和名词来构建主位链,且在多种主位推进模式中缺省主位。这些发现为汉语作者如何尽可能摆脱母语影响,撰写出更符合国际读者信息加工习惯,更易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在调查研究中站稳人民立场,把握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性,破除洋教条主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有精准性、全面性、科学预判性等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要统筹推进调查研究在推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坚守人民立场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统筹走好线上线下群众路线,推动调查研究常态化、制度化,回应群众新期待、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997.
远古时代,“蜀”是以蚕为图腾的一个部族,源于氐羌,活动于今甘肃、青海一带,后迁徙到川西北高原,再进入成都平原,治水务农,逐渐由畜牧业进入农耕时代,生产发展,经济发达,在开创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同时,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蜀文化”。  相似文献   
998.
林白的小说创作是一种较到位的女性写作。她从女性自身境遇出发,考察女性个体生命的存在,体现出一种女性意识的自觉追求。本文试图从林白的意义上来解读其作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孤独飘泊的魂灵进入其作品内容,归纳出林白小说的三个层次:即成长之旅、情爱之殇、生命之思;下篇以自身书写的世界为题,分觉醒自我、书写自身,女性写作展开,将林白放在历史与现实、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展露其个性:“通道”、“记忆”与“飞翔”确立了她写作态势的与众不同。在审视女性的心理特征上,她继承衔接起了一段历史,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出个人话语  相似文献   
999.
清人对《释名》的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对《释名》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有毕沅、顾广圻、王先谦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主要集中体现在《释名疏证补》一书中。他们校勘文字,考证名物,阐明体例,辨明音读,为此书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寻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研究整理的过程中,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认为,理性理念的范导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根本思想方法之一,历史理念的范导在康德历史哲学中的有着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康德历史思想由浅入深的层层剖析,作者发现,历史理念的范导思想既是康德历史哲学中的价值所在,同时又使他摆脱不了时代加给他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