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1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995篇
社会学   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颜韶 《百姓生活》2014,(1):30-31
蒋庆泉,一位86岁老人,几十年来在辽宁锦州市大岭乡务农,现在年纪大了,偶尔会去集市上卖鞋垫。如果没有知情者挑明。估计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高喊着“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的原型。  相似文献   
32.
弗莱认为神话赋予仪式以原型意义,上古时期"禖""礿"祭祀,既是生育神话的仪式化表现,也是众多情爱主题文学作品的文化原型。《牡丹亭》在呼唤爱情、反抗礼教、礼赞人欲的主题之内,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学中长期隐匿的高禖崇拜。杜丽娘即是高禖的化身,"游园""惊梦"等情节是《礼记·月令》《诗经·溱洧》等描写的古代仲春风俗和先民信仰的再现。从先秦文学到汤显祖的时代,这个文化原型的接续具有鲜明的脉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图谱。这正是《牡丹亭》"惊心动魄"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33.
汪玥 《天府新论》2020,(1):149-155
比较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归纳的英雄冒险模式被好莱坞编剧们当作英雄叙事的蓝本,但是单一化的运用使得这个原型模式的重现逐渐僵化。通过对《权力的游戏》主人公雪诺的英雄旅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英雄未回归”结局,不仅是英雄对世俗世界的抛弃,更是编剧对文化工业中艺术作品单调性的一次挑战。编剧给英雄设置的伦理困境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重现。该剧的结局将好莱坞长期遮蔽的英雄拒绝回归模式展现出来,却引发了网友的不满,由此可看出模式化的套用导致大众审美接受的单调性。然而,神话原型重述与运用的关键是发挥神话原型真正的力量,以提供人们解决心灵困扰和进行自我对话的途径,这要求重述者真正理解原型的脉络与蕴含。  相似文献   
34.
桓温取道三峡、进击成汉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有着非常显著的原型意义。桓温识八阵于鱼复并赋《八阵图》诗,开启了"八阵图"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蕴含的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世代书写;《世说新语》中,有关桓温三峡中黜免部属及见绝壁而叹的故事,则分别引发了中国文学传统中关于"哀猿"、"峡险"两个文化原型的书写热潮。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高职院校社交礼仪现状的统计分析,发现社交礼仪课程日益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五位一体"(情景展现、合作解构、合作建构、独立建构、合作评价)的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解构自身社交礼仪的"原型"范式,通过合作创作和合作评价,重构自身的社交礼仪上的"现实原型",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36.
纪游文学对于世界文学而言,具有一种文学原型的意义:通过神游对神话境界作想象性的抵达,反映着伴随神话原型崛起的原始思维类型,代表着人类文学原始生态的某种本质方面。在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价值构成中,纪游书写同样具有这样的原型意义,由此形成的厚重传统,使得汉语新文学较早地脱离外国文学的影响与覆盖,在外国文学的强势笼罩之下取得了自身的独立。精彩的纪游文学意味着一种特殊的人生经验的蓦然回首,甚至是带有某种冒险意味的人生经验;痛苦的感伤的行旅往往更能使得纪游文学焕发出一般文学表现所难以企及的光泽。  相似文献   
37.
赵妍 《理论界》2012,(10):142-144
动宾句式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它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对其进行认知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动宾句。本文根据原型理论将动宾句分为原型动宾句和引申动宾句,并就这两种类别所代表的单宾句、附加式单宾句和双宾句从自由度、显著度和可容度三方面作以句式关系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8.
叶永胜 《天府新论》2012,(5):150-153
重述神话是神话流播、传承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文学创作传统。通过重述,我们可以穿越时间隧道,触摸先民的诗性智慧;在古今相通的境遇中,展开对当下生存的知性探讨。神话的固有特性是象征性,它有着极强的包容性,为人类思维、社会行为及艺术实践开拓了一个几乎无限的意义空间。借重述神话以表达人类情感,述说现代人的精神苦闷、理想与追求,这是现代人关注自身、拯救失落的自由本性、创造力和生活激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39.
马雷  颜培芬 《现代妇女》2014,(6):290-291
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以凝练的语言、别致的声律和丰富的意象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作为东西方诗坛中的两枚瑰宝,唐诗与十四行诗的研究成为研究者探讨的永恒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比唐诗与十四行诗中相通的自然意象,探究隐含在两种艺术形式后的隐喻和原型模式,从而揭示出人类相同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40.
"N级编码系统理论"是叶舒宪教授继"四重证据法"和"大、小传统"之后的又一理论创新,其以派生关系的大小为线索,将"无文字时代的文物与图像"、"文字"、"古代经典"……"当代创作"等若干级文化编码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理论系统。而贯穿于各级编码之间的主脉,是他一直以来的研究重心——神话原型。此理论突出强调了文化大传统视野之下的考古实物及其图像的奠基性符号编码意义。同时,此理论体系也能为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发。文章在梳理这个理论系统脉络的同时,还对之提出另一种可能的排列和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