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人类法制和伦理思想史及道德文明史上,高度重视司法人员的道德人格在全社会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实行政法不分、民刑合一的体制,对行政官吏"政德"的要求其实也包含对司法官吏的"司德"要求。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司法人员的道德人格对全社会的积极影响,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22.
任绍辉 《理论界》2004,(4):119-120
法制观念指对法律及法律现象所形成的态度,认识信仰、评价,司法人员法制观念的成熟与否直接影响法律执行的效果,进而影响到我国的法治进程,本文对司法人员法制观念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3.
论司法人员的刑法解释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石 《浙江学刊》2004,(6):116-119
我国立法理论不承认司法人员享有刑法解释权与司法人员实际在行使解释权之间产生了矛盾,出现了实践反对理论的局面.立法者禁止司法人员解释刑法的哲学根基在于对理性的绝对崇拜,目的在于防止司法腐败与司法专横,但二者其实并无必然的联系.为使抽象正义到具体个案正义得以实现,应建立以司法人员在个案适用中的刑法解释为核心的刑法解释体制.司法人员解释刑法的主体为侦查人员、公诉人和审判人员,其载体一般为司法文书.  相似文献   
24.
正随着学界对唐宋变革论的深入探讨,宋代司法传统日益成为史学界和宋代法律史学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学界对宋代司法机构的设置、司法人员的构成、司法权的运作、法律体系的形成、刑罚的架构以及民事、刑事审判的职能等诸多方面,皆有专著论及。然而,专门以宋代家产类讼案为视阈来研究宋代司法传统之近世化转型的著作却一直阙如。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青年学者张本顺博士的新著——《宋代家产争讼及解纷》(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出版)是目前国内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5.
梁胜 《决策探索》2005,(8):58-59
明朝末年凌蒙初的《拍案惊奇》,以简练的笔调,刻划生动的人物,敷写曲折的情节,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平凡的不可以常理测度的事件.从而创造出艺术的形象,引人入胜,使人拍案惊奇。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拍案惊奇”之事也会令人惊愕万分.笔者点击司法系统中10大“惊奇”,虽不能让人拍案,但也足以让人瞠目。笔者意在提醒人们,尤其是司法人员从中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26.
《东西南北》2012,(3):80-80
《荒凉山庄》 荒凉山庄或译为《萧斋》,原小说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它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小说描写了一件争夺遗产的诉讼案,由于司法人员从中营私舞弊,竟使得案情拖延二十年。  相似文献   
27.
董必武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和司法的创立者之一,他认为旧司法人员在新中国从事司法工作,应当了解中国共产党新政权的法律、制度、政策以及背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进行思想改造。但思想改造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思想改造有两个检验标准,即实践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过董必武在对建国初期的法律制度的解释中,也存在种种简单化、理想化的色彩,这种理解体现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8.
我国司法人员对非法职务行为,目前并不向受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在国家赔偿制度中通过遭受追偿的方式承担一定的不利后果。司法人员因此享有一定的责任豁免的利益是不正当的。司法人员对非法职务行为应当承担合理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有助于规范其职务行为,同时有利于保障其正当的职业利益。  相似文献   
29.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是指侦查人员依法对案件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收集汪据、检查和记录现场客观状态并利用其中蕴藏的信息,以获取线索,寻找犯罪现场与犯罪事实之间关系的一种侦查活动。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1979年4月修订)第阳条第三款规定:现场勘查必须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为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  相似文献   
30.
司法机关配备必要的双语警官、检察官、法官等司法人员,是保障诉讼当事人依法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法律程序体现。影响我国双语司法人员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实施双语司法人员制度不完善、政策措施可操作性低、人才培养机制不完整、人员专业能力特殊性等。建议把健全双语司法人员的培养体系,完善双语司法人员录用、职业激励保障制度,规范资金保障机制等,纳入到地方司法体制改革的系统,以此保障双语司法人员结构适应司法机关司法案件日益增多的特殊需要和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