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2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管理学   44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177篇
人才学   12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7765篇
理论方法论   1478篇
综合类   10910篇
社会学   52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1198篇
  2013年   1057篇
  2012年   1555篇
  2011年   1549篇
  2010年   1414篇
  2009年   1502篇
  2008年   1741篇
  2007年   1438篇
  2006年   1375篇
  2005年   1209篇
  2004年   1209篇
  2003年   1060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05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20世纪以来,面对残存于汉语典籍中的神话"碎片",许多学者致力于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的重建,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茅盾的人类学方法:从当时盛行的"人类心智共通说"出发,导出世界神话普同的结论;归纳其他民族神话的情节结构,进而"还原"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从学术反思的立场看,茅盾上述方法有一定局限,它与其说解决了中国神话难题,不如说缓解了当时知识界的焦虑。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东南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东南大学社科处、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承办,China&World Economy杂志社合办的"全球化中的教育、经济与文化融合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9):249-252
文化人类学与音乐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研究方面,文化人类学的审视角度和研究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可以很好地阐释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征。文化人类学对音乐的未来发展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依楠 《现代交际》2015,(2):101-102
通过文献资料法、唯物辩证逻辑法对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体育大国是一个量度的概念,体现了在竞技体育中夺取锦标数量上的多;体育强国的是一个质的概念,一方面它体现了竞技体育中在夺取锦标数量多的基础上质量的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竞技体育之外全民健身领域中国民体质素养的强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迈进需要一步一步来,按阶段性特点组织实施我国体育战略的逐步改革。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的基本视域大都植根于其久远的精神传统之上的,这一思想根基就是西方的形而上学;可以说西方哲学的整体结构与关注聚焦点在于如何通过形而上学的不断阐释来推进和重塑形而上学,西方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复活大都在新的前提下,来助力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提升自身的活力。现代形而上学的理解方式和阐述样态有着新的特点,体现在与时代精神的旨趣相吻合,总是力图在超越旧的精神状态的过程里,重铸现代形而上学的价值。本文提出了形而上学现代架构中的基本样式,强调现代形而上学的价值,并尝试着从形而上学与“中国梦”的契合点上挖掘形而上学的特有功能,即表现在对理性超越的不断追求,对实现过程的历史包容,对现存状况的批判反思以及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强调在当代形而上学的视域中建造“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点摘编     
《学术界》2015,(2):245-250
当代哲学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哲学欧阳谦撰文《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指出,当代哲学无疑进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时代,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后哲学时代。柏拉图以降的传统形而上学遭到普遍拒斥,哲学由此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变革。对于当代哲学的这些新面貌,人们往往冠以"语言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有君与无君乃魏晋时期一个重要的哲学论辩。郭象持有君的论点,且认为君主当无为。现代学者萧公权指出郭象这种观点存在矛盾,因为君主既然无为,那么政治的运行是否必然需要君主?本文认为,郭象的君主观念可以通过其自然哲学得到圆融的解释。郭象一方面认为君主须通过无为来使万物各自完足其自然之性;同时又强调君主的有为,即:君主自身需贤能、具备良好的鉴别力,识别人才,使社会更好地运行。关注到君主有为的层面,方能更全面地理解郭象的有君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