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3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1324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92.
唐朝在长安四面和交通要隘处设置关津,并施行凡百姓出入关门必"请过所而度"的制度。若无关津,无以稽查行人之处;若无过所,关司无以辨别行人良奸。因此,关津与过所互为表里,乃是唐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这套制度在控制人民和防御外部侵扰,维护唐帝国的国防治安和政治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它保障了盛唐的经济繁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3.
中晚唐时期的宰相制度,是在唐玄宗时期建立的宰相独断制的基础上演变的,其演变方向,主要有二:一是皇权通过健全宰相内部互相制约的功能,主要是建立了延英殿议政制度,来避免相权太重的弊病,二是主要在宦官系统中建立对行政系统直接干预和控制的枢密使制度,来达到控御相权的目的。结果是使得中晚唐时期的相权日益陷入不健全和不完整的境地,导致中央政府统治权威的丧失和国力的日渐衰颓。  相似文献   
94.
文殊信仰在唐代达到顶峰与王权推动有直接关系。从政治角度入手探析其在唐代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初开放性的宗教政策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为其兴盛奠定先机;其次,皇室对文殊道场的推崇在全国范围内强化了文殊信仰的传播和深入;再次,武则天的支持使文殊信仰盛行全国;最后,具护国护王性质的密教文殊信仰顺应"安史之乱"之后的政治需求,获得代宗朝的全力支持而达到信仰顶峰。  相似文献   
95.
唐代 ,是“始有意为小说”的时期。受当时“尚奇好异”思想影响 ,人们乐于创作、编辑、传播小说 ,从而促成了唐代小说的空前繁荣。唐代小说不但质高量丰 ,且多署有作者真实姓名 (或不难考定姓名 ) ,这与古代其他时期的情形大不相同。以唐代小说作者为对象、以其“身份”、“类属”为范围作一梳理 ,从中可见唐人小说繁荣因缘根基之一斑。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恢复正常秩序 ,唐代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成为古代文学中众所公认的成绩最显著的一个研究领域。有关唐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和收获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会队伍建设。 1 981年唐代文学会在西安成立 ,标志着中国当代的唐代文学研究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规模研究时期。二是学风的转变。唐代文学研究中的转型 ,表现在历史决定论思维方式的被扬弃 ,在学术观念上体现为由形而上学向历史回归。三是研究思路的拓展。学术观念的变革 ,使唐代文学研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价值判断倾向 ,而代之以对文学史现象、过程及意义的关注 ,将以往点的研究扩展到面 ;“文化热”和方法论的讨论则开阔了研究的范围和思路。检阅近 2 0年唐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 ,作家研究是收获最丰富的方面。另外 ,在诗歌批评、文章研究、小说研究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97.
边塞诗的壮丽美是盛唐诗风的一面镜子.它以瑰丽而奇崛的描写、浪漫的比喻遐想、波澜壮阔的战争描写和积极昂扬的进取精神充分展示了盛唐文人自信、积极的精神风貌.这种诗风是边塞诗的核心与灵魂,是边塞诗雄壮气象的美学表现.唐代边塞诗的壮丽美,具体表现在风景的壮丽美和情感的壮丽美.  相似文献   
98.
红杏出墙中的唐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人最基本的欲望———除了吃饭填饱肚子外就是对异性的追求。孔子也说:“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论语·季氏》)意思是年轻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不要将过多的精力花在性爱上。孔、孟是...  相似文献   
99.
唐代在诸多领域皆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由于其强盛以及政策的开明等因素造就了唐代职业教育的自觉意识。其不仅表现在唐代技术发达,更表现为如职业人才规格、职业道德、职业教学论、成熟的官府手工业艺徒制等整个体系的完善。剖析唐代职业教育自觉意识,无论对于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认识或是对现实启发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0.
唐代宫廷中的内教坊产生较早,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在组织上可能分为雅乐部分和俗乐部分,最高的乐官由宦官担任,低级的乐官则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普通的乐工则称为“弟子”。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俗乐用于宫廷日常娱乐,雅乐则在由皇后参与的礼仪中使用。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